扶貧工作是四川省全面小康建設的“重點任務”,2016年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17個扶貧專項2016年工作計劃》,拋出一系列利好舉措,將精準脫貧向縱深推進。
其中如何加強省內88個貧困縣的中醫藥事業建設,幫助群眾增收脫貧,減少因病致貧返貧,成了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最牽掛的事。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到2020年,力爭縣級中醫醫院基礎設施條件達到國家建設標準;縣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普遍設有標準化中醫科和中藥房。
為此,四川局更是通過常年向對口幫扶地區派出駐村干部、組織到駐村幫扶點捐贈和義診、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等方式,已使部分對口幫扶村順利脫貧。
輸血與造血并重 讓大漕村的土墻房少6成
陳速銳是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精準扶貧進駐人員,是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派駐普格縣大漕鄉大漕村的第一書記。2015年12月,他第一次來到普格縣大漕鄉大漕村時,這個有1163人的村子經濟狀況非常糟糕,土墻房占7成以上,當地村民衛生習慣差,甚至沒有洗臉的習慣。村里3成人跟豬住在一個屋子,一個火塘,一張床,地上非常臟,壩子里羊糞牛糞有兩寸厚,根本沒法下腳。
大漕村位于高原,之前已經種了10來年煙草,陳速銳與當地干部溝通,決定把煙草擴大規模種植起來,要求不外出打工的村民們都種植煙草。陳速銳還找來技術人員,跑資金跑項目。如今,大漕村煙草種植面積已達1143畝,照比2015年底增加了600多畝,每畝煙草價格在3000元左右,這筆收益也為村里的脫貧攻堅夯實了基礎。
陳速銳的到來還推動了村民居住條件的改變。當初,誰也不知道改建土墻房為磚混結構的房屋要投入多少錢,陳速銳和村干部們動員了7戶在外打工的村民,拆房重建,自己投工投勞,房屋建好,才投入了不到1萬元。隨后,村里不少居民都開始改建,目前大漕村只剩下1成土墻房。
同時,在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駐大槽村捐贈、義診活動中,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向大漕村的學校、衛生院捐贈了體育設備和醫療設備;在骨科醫院“春雨”助學工程現場,該局為孩子們捐贈了268冊書籍,向22位學生贈予了助學款。
這些只是近幾年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扶貧攻堅工作的縮影。對于扶貧攻堅工作該局要求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夯實貧困地區脫貧基礎,發揮中醫藥優勢、突出幫扶重點,集中力量多種途徑開展幫扶。
截至去年年底,該局5個對口幫扶村250戶貧困戶,均按要求建立了“一卡一表”,做到一個不漏完成了所有農戶的走訪。根據產業結構實際情況和農戶產業發展需求,協助政府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協助當地居民開展種植業,主要種植高山土豆、核桃、紅米等,協助當地居民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已種植了益母草等中藥材。
突出中醫特色 力爭今年全部脫貧
2018年,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將著力從智力扶貧、項目扶貧、文化扶貧、健康扶貧四個方面,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力爭在去年3個村脫貧的基礎上,今年5個對口幫扶村全部脫貧。
據了解,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強對村民下一代教育的支持,協助村幼兒園、村小學建設,進行智力扶貧,幫助下一代文化脫貧。
同時,聯合社會力量,支持項目扶貧。精準扶貧需要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的聯動,廣泛協調動員相關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展愛心醫療捐助,去年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屬各單位按要求轉撥款項,捐款200余萬元。積極承擔并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推行多種形式的扶貧幫困,形成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多家醫藥公司的聯合實地調研考查,擬種植半夏或酸石榴等中藥材和果木,拓寬村民的收入渠道。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還將突出中醫特色,致力文化扶貧。結合中醫治未病理念,創新宣傳方式,宣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生活觀念,建設文明鄉村,率先開展“五洗”活動,要求黨員帶頭,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發揮中醫醫院優勢,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根據鄉、村醫療衛生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和當地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對鄉、村兩級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著眼幫扶村,面向縣、鄉開展當地醫療人才的培訓與繼續教育。協調成都中醫藥大學為普格縣衛生系統提供5~10名醫師進修,3~5名省級繼教項目護理人員培訓,并與針灸學校聯合培養當地的醫務和護理人員。組織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屬5家醫院對州、縣、鄉、村四級衛生技術人員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包括針灸、火針、拔罐等。
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追究,確保任務到位,責任到人。加強重點項目推進,進一步推動落實有穩定收入的適宜中藥材或農作物種植項目,根據普格縣脫貧規劃,加大脫貧項目的跟蹤、落實,做好核桃等項目的指導和督導。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文件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幫助貧困地區群眾增收脫貧,減少因病致貧返貧,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就“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強88個貧困縣中醫藥工作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將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實施中醫藥產業扶貧,確保中醫藥扶貧取得成效。(鄧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