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藥報6版
神農本草堂(白城)藥業有限公司是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首批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單位,企業成立5年來,充分發揮道地藥材特色優勢,開創發展壯大企業適宜路徑,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盯準道地中藥種植
吉林省白城市神農本草堂藥業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經營范圍主要是中草藥種植、加工、收購與銷售,土地治理,綠化工程施工,農副產品收購與銷售。
發展中,企業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白城市的生態環境主要表現為“三化”——土壤沙化、鹽堿化以及草原退化。該市的“三化”問題制約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但企業經過調研,發現當地水土適宜種植藥材,決定打出發展組合拳:利用天然草場、國有林場種植藥材發展壯大企業,并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發展道地藥材種植,企業早有準備,他們很早之前就已經在鄉村種植了5公頃防風、10公頃柴胡、5公頃桔梗、3公頃甘草。積累經驗以后,企業承包了白城市林業局國有林場300公頃林地,承包期限為10年,專門用于發展林下經濟、中草藥種植及養殖。
“公司+”帶動170戶脫貧
企業通過摸底調查了解到,當地農民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農民外出務工,但因文化素質較低,外出務工的收入也較低,僅能維持自身的生活。
盡管近些年扶貧開發工作給予貧困戶極大支持和關注,但仍是杯水車薪,難以滿足貧困戶發展生產的需要,貧困人口普遍沒有資金,生產投入不足,有些農戶連化肥、農藥等基本生產資料也無錢購買,更談不上去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發展多種經營。結合實際情況,企業于2018年開始推進扶貧規劃。
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種植中草藥,企業與鎮賚縣東八味中藥農民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落實種植面積萬余畝,免費提供藥材種子、種植技術,并且簽訂回收合同,直接帶動136個貧困戶走上脫貧之路。
2019年5月,企業又與大安市紅崗鄉一心村以“公司+村委會+貧困戶”的模式簽訂合作協議,幫助他們種植中草藥,到去年年底實現40個貧困戶脫貧。“公司+”這種扶貧方式,使大批貧困戶收入穩定,長期受益,提高了農民勞動生產積極性,為徹底擺脫貧困打下了堅實穩固的基礎。
國藥控股白城有限公司、百琦藥業是神農本草堂藥業的合作單位,神農本草堂藥業的中草藥種植基地每年可依據百琦藥業等企業的需求生產藥材,有計劃有組織的訂單生產杜絕了種植的盲目性。一些藥材種子由國藥控股白城有限公司提供,保證種子質量,規避種植風險,可始終保持連續性、保障性發展。
開展技能培訓
針對種植戶不懂技術的問題,神農本草堂藥業舉辦中藥材種養殖等培訓3期,培訓400余人次,讓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學習種植和管理技能,以此穩步培養發展中草藥種植專業人才、提高生產效益,大大增強了農民種植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企業成立領導小組,層層抓落實,下派工作組駐村,負責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積極協調、精心安排,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困難和問題。
企業未來規劃,繼續加強公司帶基地、“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以中草藥種植基地、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社農戶,示范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及林下種植結構,種植優質高效中草藥,在發展壯大企業基礎上,達到精準扶貧的目標。(本報記者 李曉峰 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