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旨在圍繞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在一定區域內開展試點,探索中醫藥工作新模式新路徑,完善中醫"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與監督司 > 政策文件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問答61-63
      時間:2017-06-01 00:00:00

      六十一、如何加強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設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旨在圍繞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在一定區域內開展試點,探索中醫藥工作新模式新路徑,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激發中醫藥“五種資源”活力與潛力,為全面推進中醫藥深化改革提供借鑒和示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把試驗區建設作為推進中醫藥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著力加強統籌規劃和指導,制定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試驗區建設工作任務,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局領導聯系點制度,使每個試驗區都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位局領導和一個業務司具體聯系,定期深入各試驗區進行督促指導。每年召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經驗相互借鑒和全國推廣。
          2009年以來,我們先后批準設立了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市浦東新區、甘肅省、河北省石家莊市、重慶市墊江縣等五個試驗區,推動5個試驗區分別圍繞中醫藥文化傳承體系建設、中醫藥科技協同創新、中醫藥發展政策創新、中醫藥基層服務體系完善、中醫藥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改革成果。2016年,又批準了江蘇省泰州市、福建省三明市、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威海市、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6個試驗區,將分別圍繞建立完善社會組織在中醫藥健康服務業中發揮作用的機制、中醫康復模式及機制探索、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協調機制探索、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醫藥產業聚集發展探索、中醫治未病政策機制創新等試驗主題大膽探索、創新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試驗區建設工作:一是統籌推進布局。充分考慮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地域因素、發展差異,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試驗主題,統籌推進試驗區布局。二是落實建設責任。進一步明確國家、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和所在地人民政府推進試驗區建設的職責,細化工作機制,推動形成上下齊心、良性互動的試驗區建設局面。三是加強評估考核。建立健全試驗區建設成效評價機制,開展第三方評估,探索建立激勵約束和退出機制,定期組織實施考評工作。四是推廣可復制經驗。加強試驗區工作指導,及時總結試驗區做法進展、成效經驗,定期交流借鑒,及時轉化為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從而推動中醫藥全局性改革。五是賦予“中試”功能。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深化改革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將一些先行先試任務交由試驗區,支持探索創新,發揮好“試驗田”功能。

      六十二、如何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統籌中醫中藥管理職能,建立健全各級中醫藥管理機構,確保政令暢通,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按照《規劃綱要》要求,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就是要按照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級中醫藥管理體系,要做到有機構、有職責、有人員。同時,通過進一步完善領導機制和協調機制,切實加強中醫藥管理工作。
          當前,我國中醫藥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從不同角度行使職能,缺乏統一規劃、統籌協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作為中醫藥行業主管部門,中藥管理職能薄弱。各?。▍^、市)中醫藥管理機構建制不統一,機構和人員的規模、級別各異。市縣級多數未設專門的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中醫藥行政管理存在“高位截癱”現象。面對這種現狀,需要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主動加強調查研究,總結存在問題、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著力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一方面要盡最大可能理順管理體制,健全工作機構;另一方面立足事業發展需要,提出能夠更好適應中醫藥行政管理實際的改革創新方案并加以實施。

      六十三、如何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良好社會氛圍?
          加強正面宣傳、提振精神、匯聚力量,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對增強國內外對中醫藥地位的認同,對中醫藥價值的認同,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具有積極作用。
          為推動中醫藥健康知識的傳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開展了首次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考量標準更加清晰。
          在全國31個省(區、市)248個區(縣)內聯合啟動了全國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工作,全國中醫藥科普普及率為84.02%,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水平為8.55%,為下階段工作政策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同時,研究制定了《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為中醫藥文化科普提供標準文本。
          (二)組織各地深入開展“三進”活動,中醫藥文化科普形式更加多樣。
          “十二五”期間,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深入農村、牧區、廠礦、學校、部隊、機關、社區,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講授中醫藥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運動鍛煉等養生保健知識。同時,按照《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城鄉居民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服務,使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掌握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提升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各地平均每年組織科普宣傳活動8300余場,發放中醫藥健康教育資料310余萬份,現場受益群眾350余萬。
          (三)加強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培養,中醫藥科普隊伍更加充實。
          整合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等方面的專家資源(含行業外哲學、科普、文化、管理等相關領域),組建了專家委員會,指導全行業中醫藥文化建設和科普宣傳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智囊團作用。通過五期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培訓班及各地的遴選推薦,組建了一支261人的國家級專家隊伍和2000余人的省級專家隊伍,深入機關、廠礦、學校、社區等宣傳中醫藥養生保健方法,每年舉辦科普講座6500余場,現場受益群眾200余萬。
          (四)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中醫藥科普宣傳平臺基礎日益堅實。
          按照《“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和《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建設了50個國家級、270余個省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醫藥博物館、遺跡遺址、社區公園,以及中醫藥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有關企業,積極推進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建設。各基地在弘揚、宣傳、保護中醫藥文化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收藏展出中醫藥文物和中醫藥實物10萬余件,整理編撰中醫藥名人典故、歷史傳說、軼聞逸事130余部,年舉辦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等各類活動600余次,接待海內外參觀者400余萬人次。
          (五)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擴大中醫藥文化影響力。
          開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科普微信“中國中醫”、會同中國網共同建設“中國中醫”頻道,發揮新媒體傳播便捷快速的優勢,傳播推廣中醫藥文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報社、中醫養生保健雜志社等行業權威媒體都先后開通“微信公眾賬號”,發揮了新媒體形式下的輿論引導、權威知識信息傳播的重要功能。廣東、云南等省也充分利用網站、微信等新媒體形式,報道全省中醫藥發展工作動態,普及中醫藥知識,在行業內外也產生了好的影響。
      在下一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推動有關工作:
          (一)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
          聯合多部委,以“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民眾養生保健素養”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通過普及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方法,促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推動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提升至12%。
          (二)進一步發揮醫療機構、大眾媒體在中醫藥文化宣傳和知識普及工作上的重要作用。
          調查顯示,醫療機構已成為中醫藥科普宣傳的主要場所,大眾媒體在提升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下階段加強對中醫醫療機構科普工作的要求,通過中醫醫院院內發放宣傳折頁、設置宣傳欄、播放視頻等形式,宣傳和介紹中醫藥的基礎知識、養生保健方法。同時,加強與大眾媒體的合作,主動向媒體提供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資源,共同制作推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圖書、欄目、網站等,向百姓傳授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
          (三)主動引導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做好宣傳工作,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方針政策,宣傳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大意義、總體戰略、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引導,增強社會對中醫藥的理解與認知,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劲爆欧美第1页婷婷|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热99re久久精品香蕉| 国产一级理仑片日本| 1024视频在线| 天天爽天天碰狠狠添|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物另类|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美女扒开裤子让男人桶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eva樱花动漫网|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毛片大全免费看|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被黑化男配做到哭h| 国产精品21区|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彩虹男gary网站|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美女露内裤扒开腿让男生桶|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91av在线导航|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日本口工全彩漫画|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永世沉沦v文bysnow全文阅读|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久久久高清日本道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