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率調研督導組赴教育實踐活動與公立中醫醫院改革聯系點廣東省,圍繞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和機制、推進中醫藥法治體系建設、總結公立中醫醫院改革試點經驗、探索“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等內容深入各級醫療機構開展調研督導。
調研組走訪廣州市、深圳市、茂名市、佛山市的中醫醫院、社會辦醫療機構和中藥生產企業,與廣東省和相關市、區黨委、政府,衛生計生、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公立中醫醫院負責人、個體診所代表、臨床一線工作人員、相關企業負責人等座談交流,廣泛聽取相關意見。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省中醫藥主管部門以“四有五抓一提升”為總體工作思路,推出了一批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促進社會辦中醫、推動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發揮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開創了中醫藥強省建設的新局面。于文明實地考察并在聽取廣東省中醫藥有關方面匯報后,對廣東省的中醫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廣東省推動中醫藥強省工作思路清晰,中醫藥參與深化醫改、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措施落實有力,他表示,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要深入貫徹國家深化醫改的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和《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的各項要求,全面推進公立中醫醫院改革,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探索完善“雙向轉診、社區首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同時,于文明也對廣東省探索社會資本舉辦連鎖中醫診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給予肯定。他要求,廣東要繼續發揮“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改革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深改辦關于深化改革、分類指導的要求,用好“兩只手”,深化醫改,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醫療服務需求。政府在辦好公立中醫醫療機構保障基本醫療突出公益性的同時,也要加大對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醫療機構的指導和監管,進一步完善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機制,在深化醫改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作用,探索更多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