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任務 |
具體要求 |
1 |
制定醫院章程 |
制定符合醫院發展改革實際的章程,明確醫院功能定位、辦醫方向、管理制度以及舉辦主體、醫院、職工的權利義務等內容。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在醫院內部治理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章程為統領,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提高醫院運行效率。中醫醫院章程要明確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以中醫特色優勢促進醫院發展、服務百姓健康。 |
2 |
完善醫院議事決策制度 |
明確醫院黨委與行政領導班子議事決策制度,健全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明確各自決策事項和范圍,不得以黨政聯席會代替黨委會。重要行政、業務工作先由院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再由黨委會研究決定。 |
3 |
發揮專家治院作用 |
組建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藥事管理等專業委員會,對專業性、技術性強的決策事項提供技術咨詢和可行性論證。 |
4 |
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 |
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試點醫院醫療質量安全指標(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住院死亡率、手術重返率、重點病種住院死亡率、每萬名出院患者醫療事故發生次數等)趨于合理。
中醫醫院各項核心管理制度中充分體現中醫藥規律和特點,并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保障中醫藥服務質量和安全的醫療管理制度。 |
5 |
推進藥品、耗材合理使用 |
建立處方審核質量監測指標體系。醫院所有處方均由藥師審核通過后進入劃價收費和調配環節。合理降低醫院門、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和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
完善院內耗材準入遴選機制,明確高值耗材管理科室,完善高值耗材使用點評和異常使用預警機制。
中醫醫院要加強中藥飲片藥事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防止中藥資源不合理使用。 |
6 |
健全醫院財務資產管理 |
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提高資金資產使用效益。加強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建立健全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探索以醫療服務項目、病種等為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核算。醫院財務收支平衡。 |
7 |
優化醫院收入結構 |
逐步提高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等醫療服務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比例。 |
8 |
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
依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合同管理,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同待遇。對醫院緊缺、高層次人才,可由醫院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 |
科學制定醫院內部績效分配辦法,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方式。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提高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重,提高職工人均工資性收入。 |
9 |
健全完善后勤管理 |
探索醫院“后勤一站式”服務模式,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推進醫院節能降耗工作,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 |
10 |
加強醫院文化和醫德醫風建設 |
建立黨委主導、院長負責、黨務行政工作機構齊抓共管的醫德醫風工作機制,實行醫德“一票否決”制,將醫德表現與醫務人員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優評先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
中醫醫院要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傳承發揚大醫精誠精神,將中醫藥文化體現到醫院宗旨和發展戰略中,體現到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中,體現到服務的各個環節和員工的行為規范中。 |
11 |
全面開展便民惠民服務 |
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就醫流程,科學實施預約診療,探索推行日間手術、遠程醫療、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擴大預約診療途徑,提高預約診療率和復診預約率。
中醫醫院要持續探索建立符合中醫學術特點、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臨床療效、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中醫綜合治療、多專業聯合診療等模式。為患者提供中藥個體化用藥加工等個性化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中藥飲片配送等服務,縮短患者取藥等環節等候時間。 |
探索醫療服務多元化發展,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前提下,開展特需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 |
12 |
積極參與分級診療建設 |
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牽頭醫院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醫療集團和醫共體醫療質量管理。
提高向下級醫療機構、接續性醫療機構轉診率。 |
13 |
完善內部監管 |
健全醫院內部監管制度。加強對醫務人員資格及執業行為的監管。 |
14 |
加強醫院黨建工作 |
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明確的公立醫院黨委的9項重要職責;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關于印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實施辦法的通知》(國衛健黨發〔2018〕29號)。 |
合理設置醫院黨建工作機構,實現內設機構黨支部全覆蓋,推進黨建工作與醫療業務管理緊密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