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政策文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2011年“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方案的通知
      時間:2011-05-23 00:00:00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宣部、衛生部等23個部門和單位聯合主辦的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取得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已經成為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的品牌活動。為鞏固活動成果,進一步傳播中醫藥知識,我局決定2011年至2013年將繼續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現將《2011年“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組織,創新形式,開展內容豐富、百姓喜聞樂見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全面參與醫改,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聯 系 人:歐陽波 孫 漪
      聯系電話:010-59957626 59957624
       

      二〇一一年五月 日

      2011年“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
      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知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中宣部、衛生部等23個部委于“十一五”期間聯合組織的“中醫中藥中國行”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鞏固“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成果,在深化醫改中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健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聯合有關部門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深化醫改關于保基本、強基層、惠民生的任務要求,全面準確地把握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促進中醫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成果。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掌握中醫藥治未病理念和養生保健基本方法;使城市社區和鄉村衛生人員進一步掌握并運用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和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技術,更好地為百姓健康服務;探索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的長效機制,讓中醫藥惠及千家萬戶。
      三、活動主題
      傳承中醫國粹 傳播優秀文化 共享健康和諧。
      四、活動運作模式
      “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是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普及中醫藥知識與文化的公益性活動,采取“政府主導、部門配合、行業牽頭、社會支持、百姓受益”的運作模式,深入持久地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
      五、活動內容
      (一)中醫藥進鄉村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各級廣播網絡、各種傳播媒體以及集市等,向鄉村百姓普及中醫藥科學知識,并發放中醫藥科普宣傳資料;面向鄉村醫生培訓中醫藥適宜診療技術和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傳播方法以及為村衛生室配備中醫常用診療器材。
      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辦公室將聯合部分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開展“中醫藥大篷車”進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等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送醫送藥、培訓鄉村醫生等活動,同時開展鄉村中醫藥認知度調查。
      (二)中醫藥進社區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開展社區衛生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和應用中醫藥養生保健的方法以及中醫治療常見病的診療技術;有條件的地區可在城市社區設立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開展群眾性中華傳統中醫健身活動等。
      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辦公室負責組織制作《中華傳統中醫健身術集錦》宣傳片,通過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發放到社區并組織推廣。
      (三)中醫藥進家庭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方式,把中醫藥科普讀物等送進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聯合當地媒體,組織開展面向家庭的中醫藥養生保健與知識普及類節目,或向家庭配送中醫藥保健器材等,或可面向養老院、孤兒院等特殊家庭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四)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活動
      確定每年的9月17日-25日為中醫中藥中國行文化科普宣傳周。各地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安排。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選擇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行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啟動儀式。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面向基層開展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義診咨詢、健康講座、基層中醫師培訓、展覽展示、科普資料發放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普宣傳活動。各地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要免費開放,面向基層百姓,傳播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
      (五)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
      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針對基層不同人群,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組織、協調、引導媒體等相關機構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講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聯合部分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專題巡講,并進行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員等師資隊伍培訓活動。
      (六) 全國萬名基層中醫師讀報活動
      面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的基層中醫師,贈閱《中國中醫藥報》,開展送政策、送知識、送文化、送信息下基層活動。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提供受贈基層中醫師名單。中國中醫藥報社負責組織編輯適宜基層中醫師閱讀的報紙欄目內容,并落實送報的具體工作。
      (七)中醫藥科普知識服務公共交通活動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針對不同群體,面向鄉村、社區居民,探索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走進地鐵、走進出租車等服務公共交通活動。
      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辦公室協調中國民用航空局,共同組織“中醫藥科普上飛機”活動啟動儀式,以《中國中醫藥報》為載體,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中國中醫藥報社組織編輯《中醫中藥中國行科普特刊》,在“中醫藥科普上飛機”活動中,力爭使中醫藥科普文章的可讀性強、實用性廣,滿足不同群體對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需求。
      (八)中醫藥知識技能大賽活動
      中醫藥知識技能大賽以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展示中醫藥技能、鍛煉中醫藥隊伍為比賽宗旨,提高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競賽主要內容是經典背誦、針灸、脈診、中草藥識別、中醫保健手法、中醫藥文化和中醫治未病等。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的競賽活動。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辦公室將擇期組織實施全國總決賽。
      (九)結合實際 自行組織
      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可根據“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的總體部署,圍繞活動目的和主題,結合本地區實際,開展其他形式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
      六、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今年的活動,要將其作為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協調,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狠抓落實,在總結 “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推進醫改進行周密部署,細致安排,達到預期效果。
      (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研究中醫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的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將中醫藥文化建設納入本地區“十二五”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要統籌各方面力量,形成推動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的強大合力;活動要重心下移,落到基層,把中醫藥送到鄉村、社區和百姓家庭。
      (三)創新形式,豐富內容
      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和群眾需求,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推廣等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要針對鄉村和城市社區的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要研究創作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中醫藥科普讀物,為百姓提供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科普知識。
      (四)建設隊伍,完善機制
      要大力挖掘和培養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造就一支能力強、水平高、受歡迎的科普宣傳隊伍;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使其成為文化科普的展示窗口和有效載體;要推進中醫藥機構文化科普工作制度和機制建設,使其成為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的主力軍。逐步探索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長效機制。
      (五)總結經驗,加強管理
      要認真總結、及時推廣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果;要加強項目經費管理,對社會捐助財物要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范運作,自覺接受監督;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將適時組織交流活動,提高中醫藥科普宣傳工作效果。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將2011年活動的開展情況于年底前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辦公室。
      (六)拓展領域,擴大影響
      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不斷拓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領域,組織開展中醫藥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等活動,進一步擴大中醫藥社會影響,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民生。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高清色黄毛片一级毛片|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免费日韩一级片| 阿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www.日本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特黄大片aaaaa毛片|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丝袜情趣在线资源二区| 日本高清一二三|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美女的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www.爱爱视频| 国产视频你懂得| a级**毛片看久久|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中国一级黄色片子|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欧美最猛黑人猛交69| 亚洲视频综合网| 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