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實"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政策文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時間:2017-01-12 00:00:00

      國中醫藥辦發〔2016〕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直屬(管)各單位、局機關各部門:
          為進一步落實《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民群眾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生活習慣,我局制定了《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6年12月30日

       

       

       

       

       

       

       

       

      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

          一、背景
          “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22個部委共同主辦的大型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自2007年啟動以來,歷經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城市大型現場公益活動為主,第二階段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為主,為展示中醫藥特色優勢、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良好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迄今為止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參與最多、影響深遠的公益性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民群眾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生活習慣,在深入總結“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第三階段活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以“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形式多樣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活動。
          二、目標
          (一)普及中醫藥知識方法,促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推動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10%,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二)增進社會對中醫藥核心價值理念的認知和認同,營造更加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
          (三)初步建立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體系和機制,打造一批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示范基地。
          三、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政府主導,動員社會廣泛參與。
          (二)明確分工,上下聯動,中央地方各負其責。
          (三)總結經驗,維護品牌,創新活動內容形式。
          (四)線上線下,互動合作,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
          四、組織機構
          (一)主辦單位。
          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
          (二)承辦單位。
          地方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牽頭。
          五、主要內容
          (一)打造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平臺
          1.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在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通過中醫藥健康知識展板、宣傳墻、漫畫等的形式,向城鄉居民宣傳普及中醫藥健康文化。
          2.實施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行動。聯合教育部門推動中醫藥文化進入校園,幫助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
          3.實施中醫藥新媒體建設工程。開通中醫藥科普微信、微博,建設中醫藥文化科普網站、欄目或頻道,運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及社交網絡、電子閱報欄等新技術新手段,擴大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范圍。
          4.成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媒體傳播聯盟。聯合相關媒體,組織優秀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共同打造中醫養生類節目(欄目)的品牌。
          5.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體驗場館。遴選推出一批融健康養生知識、養生保健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體驗場館,打造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轉化傳播平臺,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實地體驗。
          (二)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理念
          6.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依據中醫藥健康文化內涵、中醫藥健康教育基本內容,深入基層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中醫藥養生防病知識。
          7.創作推廣中醫藥文化作品。組織創作一批富有藝術魅力、體現價值追求的中醫藥文化精品,制作推出一批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中醫藥科普作品,征集推廣一批具有中醫藥元素、內容生動、易于傳播的中醫藥音像作品,擴大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影響,將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內涵轉化為便于民眾理解、掌握和應用的中醫藥養生方法。
          (三)倡導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行為
          8.組織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組織公共場所義診,義診進社區、下鄉鎮,國家醫療隊赴重點地區義診等活動,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的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服務群眾。
          9.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宣傳活動。以“中醫健康你我他”為主題,依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則,開展全國大型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通過設立講座區、展覽區、義診區和體驗區,推廣中醫藥的理念、知識、方法和產品。
          10.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以“生活處處有中醫”為主題,圍繞中醫藥核心價值理念、《黃帝內經》等中醫藥經典以及《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設計賽程和題庫,組織各界共同參與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向全社會宣傳中醫藥核心價值理念和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內容。
          11.組織開展全國悅讀中醫活動。以“悅讀中醫 健康中國”為主題,以“傳播中醫文化 助力全民閱讀”為目的,圍繞中醫藥圖書、報紙、期刊,組織中醫藥院校師生、行業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共同參與活動,向全社會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打造行業內的品牌活動。
          12.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組織專家深入社區、農村、部隊等,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講授中醫藥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運動鍛煉等養生保健知識。
          (四)建立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保障機制
          13.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監測機制。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掌握全國鄉村、社區、家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普及情況基礎信息和全國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為中醫藥健康文化的推廣提供數據支撐。
          14.建立健全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培養機制。定期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遴選培訓,造就一批中醫藥文化傳播高層次領軍人才,培育一批中醫藥文化傳播專門人才,培養一批中醫藥文化傳播管理人員,建立一支適應中醫藥文化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
          15.建立跨部門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多方力量,形成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與知識普及的強大合力,多部門聯合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發揮好專家的指導協同配合作用。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活動組委會負責領導“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的實施工作。組委會下設辦公室,中國中醫藥報社組織協調辦公室日常工作。中華中醫藥學會負責組織實施中醫藥文化作品征集活動,中國中醫藥報社負責組織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宣傳活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負責組織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和全國悅讀中醫活動。
      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按照《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要求,將有關任務納入相應工作規劃和計劃,在廣泛調研了解實際情況和論證活動可行性的基礎上,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加以落實。
          (二)加大投入力度。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為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各有關單位和地方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根據承擔具體任務,按照國家預算管理的規定和現行資金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所需經費。鼓勵社會捐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廣辟資金投入渠道。
          (三)強化督導考核。認真總結、及時推廣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果,進一步擴大中醫藥社會影響,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民生。各省(區、市)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將活動的開展情況于每年12月31日前報組委會辦公室。組委會辦公室將不定期組織專家對各地行動開展情況進行評估檢查。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julia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 免费在线观看污网站|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日韩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公求求你不要she在里面小说| 韩国大尺度床戏未删减版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男人黄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porn在线精品视频|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eeuss草民免费|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杨晨晨白丝mm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