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課題啟動會上的講話 科學技術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副司長 孫洪 (2005年4月27日) 尊敬的各位名老中醫,課題組的有關成員,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受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同志的委托,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科技部農社司向各位名老中醫及課題組相關成員參加這次啟動會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眾所周知,中醫藥是我國的歷史瑰寶,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及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中醫藥以其獨具特色的醫療、養生、康復綜合優勢,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中醫藥獨特的醫療保健優勢和巨大的產業發展前景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視。黨和政府重視中醫藥,廣大老百姓渴求中醫藥,全球也在關注著中醫藥,中醫藥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為推進中醫藥發展,我國《憲法》明確規定要積極發展傳統醫藥,國家把“中西醫并重”確定為新時期衛生工作的重要方針之一。為了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和特色,科技部會同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著手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傳承,既要使傳統的中醫藥知識能夠繼承下來,又要利用現代知識和技術促進中醫藥的發展和現代化。二是發展,既要使中醫藥為中國廣大的老百姓服務,也要使中醫藥為世界服務。為此,國家加大了投入,從基礎理論、產品創新、生產技術、資源保護、重大疾病防治、標準規范、平臺建設等方面積極推進中醫藥寶庫的深入挖掘和中醫藥現代化發展。2002年1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8部委(局)共同制訂的《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綱要》。 前不久,我們召開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實施情況會,總結了《綱要》實施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傮w來看,《綱要》的發布起到了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得到了推廣,中藥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大大提高,自主開發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的中藥產品,中藥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不斷提升,中藥研發體系不斷完善,中藥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藥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有力地推進了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和醫藥產品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生態環境保護,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綜合優勢,許多具備中醫藥資源優勢的省市都將這一產業的發展列入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 這些成績的取得也讓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只要發展思想正確,措施有力,中醫藥將會有大的發展,這也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盡管中藥現代化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深知,在中醫藥的理論、臨床、產業發展等方面都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中藥的物質基礎、作用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的揭示,既能體現中醫藥特色、又能為國際認可的中醫藥標準尚待進一步完善,中藥的知識產權保護面臨著嚴峻挑戰,也亟待建立完善相應的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中藥產業的規模還很小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中醫藥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使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探索既能夠保持中醫藥的優勢和特色又能有效解決中醫的繼承和發展問題的新的技術方法。當然,是挑戰也是機遇,中醫現代化工作的突破很有可能帶來我國科技領域的新的重大突破和中醫藥整體的跨越式發展。 在認真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從繼承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診療經驗出發,去年底,我們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中醫藥療效及安全性基本問題研究”項目納入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設立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的傳承研究,該課題擬通過對百余位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的傳承研究,探索中醫藥臨證經驗傳承的技術和新方法,為有效解決中醫藥繼承和學術發展的問題提供科技支撐。 尊敬的各位名老中醫,你們用豐富的知識為中醫藥的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你們寶貴的經驗以傳承會更有利促進中醫事業的發展。我們將按照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的原則,全力以赴,積極創造環境和條件,全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