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王學詩同志是山西省永和縣中醫醫院的院長。他1946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 />
國中醫藥發〔2007〕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王學詩同志是山西省永和縣中醫醫院的院長。他1946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襄汾縣,1966年從山西省中醫學校畢業后,主動要求到革命老區山西省永和縣工作,成為縣中醫醫院一名醫生,1984年起擔任醫院院長至今。王學詩同志四十多年來扎根農村,敬業奉獻,創新管理,開拓進取,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堅持為農民健康服務,被群眾譽為“百姓院長”。1995年被山西省衛生廳授予趙雪芳式白衣戰士標兵稱號,1995年、1997年、1999年三次被評為山西省優秀中醫院院長,2005年被評為山西省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07年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 王學詩同志扎根山區,心系農民,品德高尚,推己及人。永和縣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群眾生活貧困,看病十分困難。王學詩同志長期在山區醫療戰線服務,對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和農民勞動生活的艱辛有切身了解,對農民懷著深厚的感情。他擔任永和縣中醫醫院院長后,確定了“面向農村,面向農民,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辦院方針,想方設法為農民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并采取一系列愛民便民措施,受到了永和縣和周邊地區廣大患者的熱烈歡迎,醫院被群眾稱為“百姓醫院”,王學詩也被譽為“百姓院長”。 王學詩同志勤學博采,躬身實踐,培養人才,醫術精湛。作為一名中醫大夫,王學詩同志以解除山區病人疾患為己任,堅持出診四十多年。他精讀中醫典籍,理論聯系實踐,形成個人專長,用藥優化從簡,擅治內科、婦科、兒科疾病和疑難雜癥;同時深入群眾,廣泛收集民間單方、驗方,編印《單方驗方治病手冊》,無償供同行和群眾使用。作為中醫院院長,王學詩在醫院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建立培訓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提高醫護人員的中醫藥業務素質。在他的示范和帶領下,醫院專科專病建設取得成效,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人才質量得到提升,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和疑難重癥搶救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當地和周邊群眾提供了滿意的醫療保健服務。 王學詩同志忠誠事業,辦院為民,科學管理,開拓創新。王學詩同志對中醫藥事業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追求,努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群眾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他從縣情院況出發,創新管理,建章立制,做到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人性化。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鼓勵醫護人員更多地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他帶領中醫院全體員工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開創事業。他規定,對于生活困難的患者,可以先看病,后付費,甚至減免醫藥費,深受群眾歡迎。有王學詩的模范帶動和科學管理,永和縣中醫醫院診療量逐年上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1999年成為二級乙等中醫醫院,2006年全年接診患者6萬余人次,業務收入200多萬元,超過當地其他醫院。 王學詩同志嚴于自律,廉潔奉公,生活儉樸,兩袖清風。他公開承諾不吃請,不受禮,不收紅包,自覺公開接受院內外監督。他沒有專職補貼,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發展醫院和服務民眾上,公而忘私。他生活十分儉樸,出差總是找最便宜的旅店住宿。他說,我是共產黨人,我希望我能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影響更多的人。在永和縣歷年的行風評議中,中醫院均名列前茅。 王學詩同志四十多年來用中醫藥技術和方法為山區農民健康服務,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愧是中醫藥戰線的模范和典型。他矢志不移辦‘百姓醫院’,辦院理念和精神值得全國中醫藥行業學習和借鑒。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在全行業深入開展向王學詩同志學習的活動,號召全體中醫藥工作者向王學詩同志學習。學習他扎根山區、以人為本、服務百姓、關護民生的思想理念,學習他中醫立院、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奮發有為的不懈追求,學習他大膽改革、銳意進取、充滿激情、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學習他愛崗敬業、克己奉公、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嚴以律己、率先垂范、克勤克儉、清正廉潔的道德情操。 當前各級管理部門和中醫藥機構正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把開展向王學詩同志學習的活動融入到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中,結合中醫藥工作實際,努力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探索研究中醫藥繼承創新、發揮特色優勢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要堅定不移地改革開放,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中醫藥工作體制機制。要堅定不移地推動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人民健康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滿足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兼顧,促進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努力開創中醫藥事業發展新局面;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貢獻。
附件:王學詩同志事跡材料
二○○七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