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果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四大懷藥道地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原產地生態保護修復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優質中藥材的代表,加強道地藥材資源保護和生產管理,有利于規范引導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推進中藥材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對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道地藥材種植規劃布局
2018年,農業農村部、國家藥監局和我局共同制定印發《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引導各地中藥材生產布局向道地產區集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設施標準、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道地藥材生產基地。
二、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育種相關研究
“十四五”期間,我局協調科技部加大對人參等中藥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支持力度,部署了“農業生物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重點專項。我局通過“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支持開展部分大宗品種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良種繁育與推廣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等方面工作,促進成果轉化,推進中藥材種業發展。
三、培育中藥材優良品種
我局依托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在全國20個省(區、市)建設了28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實現了120種中藥材種子種苗的繁育生產,并建設了31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推進科學選種育種。并通過實施“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及質量保障”項目,支持各省開展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根據當地優勢品種開展科學研究、轉化應用等工作,從源頭上保障優質種苗的供應。國家林草局布局建設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原地、異地保存庫161處,其中以藥用植物為保存對象的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1處,收集保存藥用植物600余種。其他國家林木種質資源異地庫還保存有枸杞、杜仲、五味子、土沉香、降香、石斛等藥用植物。此外,國家林草局布局建設4處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分庫,山東分庫、新疆分庫已投入使用,收集保存包括藥用植物在內的各類林草種質資源1萬余份。
四、促進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
國家藥監局相繼發布《中藥資源評估技術指導原則》《中藥新藥用藥材質量控制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等相關技術文件,明確要求應處理好藥材合理利用與資源保護的關系,開展資源評估,保證藥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023年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充分發揮GAP在中藥材生產質量監管中的重要作用,組建國家GAP專家組,研究完善實施工作推進方案和配套技術要求,促進中藥材規范化、產業化、規模化種植。對于已上市中藥,生產企業應重視藥材資源的可持續性,推動相關藥材種植養殖的研究和應用。同時,國家藥監局積極推進《中藥品種保護條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修訂,配合相關部門完善配套法規制度。建議逐步建設大宗優質中藥生產基地,建設中藥材種植生態基地,保護道地中藥材基地的生態環境。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農業農村部、國家藥監局、國家林草局強化道地藥材品種保護,提升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能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從源頭保障中藥材質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