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健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對秦巴山區綠色食藥產業支持力度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中藥材產業鏈項目支持
2011-2015年,工信部組織實施中藥材生產扶持專項,支持中藥工業企業在道地產區建設中藥材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基地,涵蓋了100余種常用大宗、瀕危稀缺中藥材品種,包括陜西醫藥控股集團、陜西漢王藥業等優勢企業建設豬苓、天麻、連翹、杜仲、獨活等道地藥材基地。2016年至今,組織實施中藥材供應保障平臺項目,引導企業在甘肅、四川等地開展中藥材檢測、產地初加工、倉儲物流等服務,輻射帶動了秦巴山區等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下一步,將繼續推動中藥材供應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漢中市、銅川市等優勢地區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與初加工提供質量檢測和倉儲物流等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推動當地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關于中藥材流通體系建設
一是指導建設中藥材現代物流基地。商務部開展中藥材流通現代化建設,先后印發了《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中藥材物流基地規劃建設指引>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要求和措施,加強政策引導,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提高中藥材流通的組織化、現代化水平,提升中藥材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強現代科學技術和新型管理方式應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地方發展實際,編制各地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規劃,充分整合物流標準化建設等商貿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企業開展中藥材物流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河北安國、甘肅隴西、吉林長白山、山西長治、四川廣漢、浙江金華、陜西陜北等11個集初加工與包裝、倉儲管理、專業養護、質量檢驗等功能于一體的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二是完善中藥材流通標準體系。持續開展中藥材流通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積極組織制定中藥材初加工、包裝、倉儲、養護等標準。截至目前,共制定發布《中藥材倉儲管理規范》《中藥材氣調養護規范》《中藥材包裝技術規范》《中藥材產地加工技術規范》5項行業標準,為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基地規范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開展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2018年,完成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收尾工作,初步建成覆蓋中藥材產地、經營企業、專業市場等主體以及中藥飲片生產、經營和飲品使用等6個環節的追溯體系,引導中藥材流通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轉型。下一步,將繼續加強中藥材流通體系建設,提升中藥材流通現代化水平。指導行業協會做好基地建設咨詢、論證工作,鼓勵企業在秦巴山區自主建設物流基地,總結推廣地方中藥材現代物流基地和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經驗,健全中藥材流通標準體系,組織行業協會等做好標準宣貫工作。
三、關于支持綠色食藥研發和產業發展
財政部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綠色食藥研發和產業發展。一是配合科技部等部門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對符合條件的科研活動進行支持,如支持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等國家重點專項,開展農業領域相關的科學研究。二是2018年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63.19億元,繼續支持各地以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具有區域優勢、地方特色等條件的農業主導產業,聚焦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發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帶和重點生產區域,通過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全程化質量監管、全產業鏈經營、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優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示范引導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下一步,將繼續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做好對綠色食藥研發相關科研工作的支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繼續支持包括綠色食藥產業在內的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