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萍等8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切實加強中藥材種植質量管理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國家高度重視中藥材生產,《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一系列法規文件,為中藥材高質量種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近年來,圍繞中藥材質量提升,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從源頭做好中藥材質量保障
一是截至2019年5月,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2115個縣開展中藥資源調查與中藥資源相關傳統知識調查,獲得全國近1.4萬種野生藥用資源、700多種栽培藥材、1900多種市場流通藥材、563種《中國藥典》收載藥材的種類、分布、蘊藏量信息,發現2個新屬,79個新物種,摸清了中藥資源本底。二是初步建成中藥資源保存體系,部分珍稀瀕危藥用資源得到保護,在20個省(區)建設的28個繁育基地,其中16個省已完成基礎條件建設任務,實現對120種中藥材的種子種苗進行繁育生產;在四川、海南建成2個中藥材種質資源庫,保存普查中收集的種子種苗1.4萬多份;2016年新建設31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繁育基地的建設有利于規范種子種苗的種植采收標準,實現集約化種植,保障中藥材種源質量。三是會同農業農村部制定《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加強種子種苗源頭管理,嚴格規范生產、加工和流通等環節,保障中藥材質量。
二、實施中藥標準化項目,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
2015年我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實施了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中藥標準化”專項,支持全國105家中藥企業(涉及中藥大品種59種、常用中藥飲片101種)開展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的質量標準體系研究,推動制定種子種苗、中藥材、中藥飲片的行業標準,構建中藥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推動實現從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化管理,確保中藥材質量安全。同時,開展“常用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標準實物庫和基因庫”、“化學成分庫和種質基因庫”等中藥標準化支撐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和提升中藥材種質資源質量標準,規范中藥材種植,完善中藥材標準體系,引導中藥材生態種植。
三、推進道地藥材生態種植
2018年,我局配合農業農村部編制并發布《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引導中藥材有序生產和規范化生態種植,同時,積極推進道地藥材目錄制定工作,從科學角度出發,深化道地藥材品種、基原、產區等相關研究,統籌推進道地藥材目錄制定、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等工作,推動優質中藥材的種植。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推進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探索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發展長效機制的建立;推進中藥材種子種苗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力求實現中藥材種植等方面的標準化;加快發布道地藥材目錄,推進優質中藥材種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