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中西醫結合醫療技術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推廣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問題
2016年12月頒布的《中醫藥法》從法律層面規定國家鼓勵“中醫西醫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發揮各自優勢,促進中西醫結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均提出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提高重大疑難病、危急重癥臨床療效。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圍繞發病率較高、群眾反映集中、急需解決診療需求的重大疾病,搭平臺,建機制,統籌謀劃和推進中西醫協同防治工作。如:在腫瘤規范化診療管理工作中,要求創新中醫藥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腫瘤診療模式。在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的專家組中,專門設置了“中西醫結合學組”,指導應用中醫藥技術開展腦卒中防治工作。建立遏制細菌耐藥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綜合運用中醫療法和藥物,提高抗感染治療水平。在艾滋病疫情嚴重地區開展中西醫綜合治療試點。2018年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工作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發〔2018〕3號),確定61個項目為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圍繞中醫診療具有優勢的重大疾病、疑難疾病,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的,建立中醫醫院和綜合醫院協作機制,目標同向、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協作攻關,推動中西醫臨床協作機制和模式的創新。2019年協調財政資金18300萬元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下一步,我局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共同做好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
二、關于加強中西醫工作者之間交流問題
《中醫藥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中醫藥繼續教育,加強對醫務人員,特別是城鄉基層醫務人員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完善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鼓勵西醫離職學習中醫,加強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西醫學習中醫人員是中西醫結合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患者提供中西醫兩種服務的重要力量。我局高度重視西醫學習中醫人才的培養。一是加強綜合醫院、??漆t院和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科室建設,加強院內中西醫協作,開展中成藥合理應用培訓,推廣應用中醫藥技術,豐富服務手段,使人民群眾在接受西醫藥服務的同時,能夠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時、方便的中醫藥服務。二是在中醫類醫院等級評審中,將開展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訓并考核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其中。三是鼓勵非中醫類別醫師采取學歷(學位)教育、西醫學習中醫學習班等多種形式系統學習中醫,允許系統學習中醫2年以上的西醫參加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專業醫師資格考試。四是在新設立的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制度中,不分中醫西醫兩類,中醫藥內容占考試比例30%。通過此項考試改革,探索了基層全科醫生考試模式,為基層培養能中會西的執業助理醫師。五是我局高度重視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我局會同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于2016年聯合印發《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提出了“到2020年,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4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工作目標,目前各地正在深入推進落實。六是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我局印發《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558號),規定非中醫類別醫師經過系統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可開具中藥處方。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建立更加完善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推動西醫、中醫的交流合作,培養更多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
三、關于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問題
《中醫藥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醫藥研究方法,開展中醫藥科學研究,加強中西醫結合研究,促進中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繼承和創新”。我局一直重視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大疑難及慢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十一五”以來通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傳染病專項等科技計劃支持開展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腎病、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自2009年起開展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工作,重點任務之一是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的方案,明確臨床療效,目前已經建設40個基地,開展了30余種疾病的臨床研究。下一步,我局將在制定“十四五”中醫藥科技規劃時,擬將中西醫結合相關研究納入規劃任務部署。
四、關于促進藥物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問題
我局高度重視藥物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實施的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新藥創制計劃項目,均將中藥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作為重要支持方向,支持了一批中藥新藥的研制。“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間已有17個品種獲得了中藥新藥證書生產批件,分別有4個品種進入一期臨床試驗、9個進入二期臨床試驗、2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另有9個品種獲得臨床批件即將開展臨床試驗。此外,在培育中藥品種的二次開發方面,已經形成以系統工程學為指導的二次開發模式,并且以臨床循證為證據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201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鼓勵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圍繞臨床價值、體現臨床應用優勢,研究開發創新藥物,包括新的活性成分、新的作用靶點、新的作用機制等。對于中藥,還提出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傳統中成藥,鼓勵發揮中藥傳統劑型優勢研制中藥新藥,加強中藥質量控制。下一步,我局將繼續鼓勵和支持中藥藥物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工作。
感謝您對中西醫結合醫學事業發展的關注,我局將積極吸納您的建議,努力協同有關部門,采取更加切實有力的措施,繼續推進中西醫結合醫學事業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9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