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森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從田間到臨床”中藥全流程監管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中藥材質量是整個中醫藥產業的基石,大力發展中藥材種養殖標準化建設,是保障中藥材的安全有效的重要方面。《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一系列法規文件,為中藥材高質量種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相關部委也非常重視,圍繞中藥材的質量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如下:
一、農業農村部整體部署,有序推進中藥材穩定發展
一是加強技術服務。及時制定發布專家指導意見,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專家深入產區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現場觀摩,提高中藥材生產效益。二是加強集成示范。集成組裝道地藥材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推廣應用,示范帶動更大范圍節本增效、提質增效。三是推進質量管理。加快專用農藥登記,解決中藥材生產無藥可用的問題。加強追溯體系建設,以中藥材種植環節為重點,探索構建覆蓋全產業鏈各環節的追溯體系。四是加強主體培育。在道地藥材產區,扶持一批中藥材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推進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
二、組織開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推進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
自2011年開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以來,支持全國31個省(區、市)2115個縣開展中藥資源調查,摸清中藥資源本底,并初步建成中藥資源保存體系,在20個省(區)建設了28個繁育基地,實現對120種中藥材的種子種苗進行繁育生產;在四川、海南建成2個中藥材種質資源庫,保存普查中收集的種子種苗1.4萬多份,并建設了31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加大中藥資源保護力度。
三、加快道地藥材目錄制定,推進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相關工作
配合農業農村部編制并發布《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深入開展道地藥材野生資源保護、優良品種選育、生態種植等基礎研究,保障野生資源永續利用和藥材的優質生產。同時,積極推進道地藥材目錄制定工作,從科學角度出發,深化道地藥材品種、基原、產區等相關研究,統籌推進道地藥材目錄制定、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等工作,推動優質中藥材種植。
四、加強標準體系建設,讓標準制定過程更開放
(一)依據《藥品管理法》,藥典委員會負責國家藥品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按照工作規范,對于藥典委員遴選、科研立項、標準制修訂的所有工作,都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開展工作。藥典委員會按期進行換屆。委員遴選工作面向全國,遴選醫藥領域內包括科研、生產、檢驗、監管、臨床等相關領域內的專家。
(二)為規范《中國藥典》編制工作,保障藥典編制的質量和效率,按照《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并根據GB/T19001-2016/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藥典委結合國家藥品標準制定工作實際情況建立藥典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中國藥典編制工作控制程序》,并在國家藥品標準制修訂工作中參照該程序執行。依照該程序,國家藥品標準修訂工作主要包括起草與復核、審核與公示、審定與頒布等步驟。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涉及網上征求立項建議、專業委員會會議審議、確立項目的公告、承擔科研單位的公示、標準研究草案的上報審議、草案的公示、公示反饋意見的再審議等流程和環節。
(三)實施中藥標準化項目,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2015年,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實施了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中藥標準化”專項,支持101種中藥飲片和59種中成藥開展從種子種苗、中藥材到中藥飲片的全過程質量標準體系研究,推動制定種子種苗、中藥材、中藥飲片的行業標準,其中支持沉香、穿山甲等貴細藥材研究工作,推動從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化管理,確保中藥材質量安全。同時,開展“常用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標準實物庫和基因庫”“化學成分庫和種質基因庫”等中藥標準化支撐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和提升中藥材種質資源質量標準,規范中藥材種植,促進中藥材保護和合理利用。
五、加強中藥質量管理,建設中藥溯源機制
目前,藥監局正抓緊新版《中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GAP)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制修訂工作,將于今年陸續出臺。在新修訂的GAP中,要求企業建立中藥材生產質量追溯體系,保證從生產地塊、種子種苗、種植養殖、采收和產地初加工、包裝儲運等全過程關鍵環節可追溯,鼓勵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追溯體系。在新修訂的GAP中,強調對中藥材質量有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管理,同時,重視全過程細化管理,樹立風險管控理念;以高標準、嚴要求作為GAP修訂出發點,兼顧中藥材生產的現實情況和當前技術水平;立足中醫藥的特色和傳承,鼓勵采用適用的新技術;明確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
新修訂的GAP以及配套文件的公布實施,將促進中藥材生產的規范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有利于提升中藥材的整體質量水平,從源頭上保障中藥質量安全。
六、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規范管理
規范的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可以有效保證中藥材質量,有利于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進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發揮其藥用功效,為中藥飲片和中藥制劑的高質量生產打下重要基礎。藥監局一貫支持鼓勵企業在道地藥材和大宗藥材主產地,集約化生產特色品種,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鼓勵企業通過在GAP種植基地設立GMP車間,指導產區種植戶按GAP種養殖中藥材,企業按GMP要求趁鮮生產中藥飲片,監督控制中藥材、中藥飲片質量,切實提高中藥材、中藥飲片質量。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在標準化生產基地、技術指導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穩步提升道地藥材質量,推動中藥全產業鏈質量控制和質量追溯的標準化體系,加快發布道地藥材目錄,推進優質中藥材種植,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9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