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中醫藥科普進校園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醫藥科普進校園有豐富多彩、吸引兒童興趣的途徑方法,能發揮知識傳授、潛能開啟、性情陶冶、善德啟發、人生觀架構等多層次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等相關部委一直將其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加以推廣。
一、關于動員中醫藥工作者投入中醫藥科普工作
2010年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七期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培訓,遴選一批熱心中醫藥文化傳播及科普、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其演講、傳播能力水平,與媒體合作宣傳中醫藥健康養生保健知識。今后,我局將研究建立有利于中醫藥科普工作者研究創作的政策和制度,力爭對高水平中醫藥科普團隊和個人給予長期穩定支持,進一步激發中醫藥科普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關于準備適宜的中醫藥科普課程化資料
教育部考慮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將中醫藥等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機融入學科課程中,在《歷史》《科學》《生物》《體育與健康》等課程中融入相關中醫藥科普教學內容。中小學階段重點通過著名的中醫藥方面的歷史人物學習,促進學生對中醫藥的興趣。如,初中歷史課程要求學生“講述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搜集具體事例,體會中醫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廣泛影響”等。2017年,修訂頒布了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其中歷史課程設置“醫療與公共衛生”必修內容,要求學生知道“古代歷史上疫病的流行與影響,了解中醫藥的主要成就和西醫在中國的傳播、發展過程,了解李時珍等醫藥學家的主要事跡,知道他們對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等,進一步強化對中醫發展歷史的認識,傳播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增強文化自信。體育與健康課程也明確提出,要重視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養生方法的教學。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留出了一定的課時空間,由地方和學校結合實際,開展教學。許多中小學開設了有關中醫藥學的校本課程,定期開展“中醫知識進校園”“我當小中醫”等系列活動,邀請中醫藥專家走進校園,普及中醫藥知識介紹當地中醫藥,如浙江省開設《中醫藥與健康》地方課程,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北京宏志中學合辦中醫高中預科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組織學生學習“中醫養生保健手法”,在中小學中開展中醫藥試點教學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富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綜合實踐課程體系,對中小學生進行中醫藥啟蒙教育。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積極推進中醫藥科普進校園工作,協調教育部教材局等部門聯合主編一批優秀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和教材,選擇具備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基礎的地區和學校先行試點,同時將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納入“中醫中藥中國行”系列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知識在校園中的普及傳播。
三、關于對中小學教師開展多層次培訓
教育部鼓勵高校主動設置中醫藥文化科普機構,以加強中醫藥科普進課堂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以各中醫藥院校為核心的中醫藥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成果初有成效,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先后成立了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成立了中醫藥文化研究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還成立了國學院和中醫藥文化研究院。許多中醫藥院校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學科優勢,相繼建立了中醫藥博物館,既用于校內教學,也用于對外科普宣傳和培訓,有計劃地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讓公眾更直觀地接觸中醫藥文化。此外,教育部利用“國培計劃”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如實施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為全國各地培養了一大批“種子”教師,輻射帶動區域內教師不斷提升健康教育教學能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遴選了一批國家級、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形成了230余人的中醫藥科普專家隊伍和文化傳播隊伍,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承擔中醫藥科普進校園相關工作。
四、關于開發多樣的中醫藥科普工具
各地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以中醫穴位按摩為主的眼保健操;大力推動各地各校拓展教育空間,通過主題班隊會、文藝演出、校園廣播、班團活動、板報、家長會、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宣傳普及中醫藥學知識。同時,針對在校中醫藥專業大學生,教育部委托教育部中醫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了兩屆《黃帝內經》知識競賽,在加強中醫藥知識學習的同時,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傳播中醫藥知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團中央針對青少年在團中央官方微信上連載“團團健康小課堂”系列漫畫,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2019年8月,中醫中藥中國行組委會組織開展了首次中醫藥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進一步鼓勵引導推出一批形式新穎、貼近生活、深具內涵的中醫藥文化創意產品,推動中醫藥科普進校園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播。
下階段,我局將會同教育部等相關部委進一步推進中醫藥科普進校園工作的開展:一是配合教育部加強頂層設計,鼓勵支持各地將中醫藥文化納入基礎教育;二是鼓勵和支持各地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知識進課堂的方式方法,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體現區域文化特色,突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三是會同教育部等部門聯合主編一批中小學適用的優秀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和教材;四是支持各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課堂的師資培訓,充分發揮各地中醫藥院校、中醫醫院作用,建立中醫藥科普進校園的專家團隊、大學生志愿者團隊,培養培訓一批中小學師資隊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9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