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同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臨床路徑中藥被邊緣化問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根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為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規范中醫診療行為,自2009年開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了中醫臨床診療方案和中醫臨床路徑的制定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局組織國家中醫重點??茀f作組對各專科中醫優勢病種臨床有效的治療方法進行了梳理、總結和驗證,在此基礎上制定印發了四批311個優勢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和310個中醫臨床路徑。2017年,我局修訂印發了中風病(腦梗死)等92個病種的中醫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供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中醫醫療機構參考使用。2018年我局又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專家審核審定了96個中醫臨床路徑,將于近期公布。中醫臨床路徑制定過程中,在治療方法中提出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部分病種適合用中藥注射液的,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原來發布中醫診療方案中,給出了中藥湯劑建議方和中成藥建議品種,新制定的中醫診療方案中,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僅提供用藥原則,不再推薦具體品種,更加方便臨床使用。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于2009年啟動試點,在全國推進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制定印發了相關病種的臨床路徑,供相關醫療機構參考使用。為符合地方實際,避免“一刀切”,保障臨床路徑的可行性,在組織制訂臨床路徑過程中僅提出原則性要求,如,“抗感染藥物”、“消炎止痛藥”、“祛痰劑”等,而不明確具體的藥品種類、品規等,未對選用中藥或西藥作出限制,相關癥候適宜應用相應中藥的,可以辨證選用相應中藥制劑。同時,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有關通知,要求各地參照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臨床路徑,結合本地區和本醫療機構實際,選擇適宜技術和藥品、器械,制訂具體的臨床路徑。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制定臨床路徑時,對中藥予以重視,推進中醫藥在臨床診療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