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做好“中醫農業”頂層設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通過發展“中醫農業”,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農業領域,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發揮中藥材產業扶貧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對您提出的建議,我們高度重視,結合當前實際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關于扶持農業產業發展
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 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支持各省結合實際分別突出不同方向和重點,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多功能性,發展休閑農業、農業文化產業,支持農業產業化,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突出構建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 扶持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支持各地以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具有區域優勢、地方特色等條件的農業主導產業,聚焦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發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帶和重點生產區域,培育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和產品品牌。 支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各地以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以打造區域現代農業樣板為目標,以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農民增收利益聯結機制。 創新和完善資金管理使用機制。為貫徹落實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的要求,中央財政將支持農業生產的相關補貼資金合并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進一步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資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塊下達到省。各地在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基礎上,在大專項支出方向范圍內,結合本地實際,按照相關規定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資金。 此外,中央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采取貸款貼息、財政補助、財政股權投資基金等扶持方式,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圍繞地區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開展優質高效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流通服務等項目建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按照國務院相關政策要求,中央財政在有條件的地方,以道路硬化、衛生凈化、村莊亮化、環境美化、生活樂化為目標,圍繞休閑旅游、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特色農業等功能,積極穩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建成了一批基礎設施便利、產業特色明顯、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推動了地方農村綠化等生態文明建設不斷發展,成為農村環境改善和綠色發展的新亮點。
中醫藥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涉及產業鏈條長,吸納從業人員多,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就業、擴大內需方面有很大潛力。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推進中藥材資源保護和綠色生產,促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目前,我國常用的中藥材600多種,其中300多種為人工種養。2016年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3350多萬畝,比2010年增加近1500萬畝。
三、關于中藥材產業脫貧攻堅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藥材廣植于我國貧困地區,是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抓好中藥材扶貧,既能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又能促進康養產業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對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8月,我局聯合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農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五部門共同制定并印發了《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在貧困地區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以建立切實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將中藥材產業發展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精準脫貧銜接起來,基本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助力中藥材產業扶貧對象如期“減貧摘帽”。
一是打造一批藥材基地。支持中藥企業和醫療機構在貧困地區建設“中藥材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定制藥園”,著力把貧困地區打造成為企業和醫院的原料藥材供應基地。二是培育一批經營主體。支持發展規模適度的中藥材種植大戶,建立“中藥企業+種植大戶+農戶”、“中藥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三是發展一批健康產業。推出一批市場前景好、產業附加值高的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日用品等健康產品。打造一批中藥材觀賞、體驗等為主要內容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四是搭建一批服務平臺。建立中藥材種植信息監測站,構建貧困地區中藥材種植追溯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關于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部署,督促指導各地結合實際,促進農業相關產業發展,拓展農民財產性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推進中醫藥產業項目,不斷總結試點建設經驗。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優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提升美麗鄉村魅力活力。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