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健康養老工作,在多個文件明確提出“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推動中醫藥與養老融合發展”。我局高度重視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將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納入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予以大力推進,同時,我局與全國老齡辦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建立部門合作機制,在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機構、技術、產品、人才等重點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快速發展。2017年,我局等12部委共同印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一、關于建立立體化資金籌集、多領域合作參與體系。
財政部提出,近年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一是每年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農村五保供養設施、城鎮社區福利機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設施設備改擴建及更新改造,其中2017年安排13.2億元。二是“十三五”期間,每年安排專項彩票公益金10億元,五年共計安排50億元,支持地方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2016、2017兩年,共確定了北京市豐臺區等54個試點地區。中央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試點地區發展智慧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支持養老機構提供延伸服務、加強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領域。此外,地方各級財政部門還積極安排資金,主要用于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發放養老服務補貼,開展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支持“互聯網+”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綜上,支持健康養老服務發展已有相應資金渠道,符合條件的中醫藥相關健康養老服務機構應積極參與提供服務,獲得相應支持。
二、關于建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和監管服務體系
《實施意見》已經明確提出加強行業自律,強化行業組織在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質量、費用、內容等方面的自律作用,支持行業組織研究、制訂相關技術目錄、服務規范、操作流程等行業標準,逐步建立完善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發揮行業組織在從業人員執業行為規范、行業信譽維護方面的作用,建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提供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良執業記錄制度、失信懲戒以及退出機制,將其誠信經營和執業情況納入統一信用信息平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相關企業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支持優秀機構參與“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引導相關機構及從業人員切實增強誠信意識,自覺開展誠信服務。轉變行政管理方式,推動負面清單制度和第三方認證作為市場管理的主要方式。下一步,我局將加大完善監管機制力度,加快形成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綜合監管機制。
三、關于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傳播體系
我局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傳播體系,不斷傳播老年人的健康養生文化。一是聯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工作,對老年人群體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為制定適宜老年人的中醫藥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二是聯合多部委共同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形成了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跨部門合作模式。目前活動已經走進全國31個省(區、市),受益群眾超過55萬人,通過專家義診咨詢、現場體驗、圖文宣傳、發放資料等,讓老年人了解常用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等宣傳內容,加大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科普宣傳,引導人們運用中醫藥的知識、方法改變生活方式,加強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降低慢性病發病率。下一步,我局將根據調查結果,制定適宜老年人的中醫藥教育政策,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群體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
四、關于積極探索構建中醫藥“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服務模式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中醫醫院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要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應與養老機構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協作機制,本著互惠互利原則,明確雙方責任。鼓勵和支持公立中醫醫院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以品牌、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資源與民政部門以及社會資本等開展合作,新建、托管、協作舉辦非營利性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機構內設的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作為中醫醫院收治老年人后期康復護理場所。通過建設中醫醫療養老聯合體等多種形式,整合中醫醫療、康復、養老和護理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寧療護一體化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鼓勵中醫師在完成所在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在養老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同時,還提出增強社區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能力,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應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面向老年人的中醫藥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康復、居家照護、健康教育等服務,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向社區、家庭延伸輻射。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探索多種形式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模式,在醫養結合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三個作用。
五、關于加強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人才和行業管理人才隊伍
我局積極貫徹落實《中醫藥戰略發展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要求,推動高校設立健康管理等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在新修訂的高職專業目錄中,增設了中醫養生保健、中醫康復技術、中醫健康管理和中醫養生旅游等相關專業或方向。在本科院校專業中新增設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等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推動中醫藥相關專業增設醫養結合相關課程。同時,拓寬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技能人才崗位設置,推動保健調理師、中藥炮制工和藥物制劑工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下一步,繼續強化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中醫藥院校開設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所需的課程,加強行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快速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