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成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以中醫藥文化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將“治未病中心”主體下移到基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推動中醫治未病服務發展。在普遍要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完善治未病科建設基礎上,將服務拓展至基層,提高群眾養生防病意識,加強慢性病的早期干預。自2013年起,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中醫體質辨識檔案,使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慢性病管理。到2016年底,已有46.3%的65歲以上老年人接受了一年兩次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2014年發布了《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各地也積極推廣普及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傳統運動。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15年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15〕93號)和《關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的通知》(國衛辦基層函〔2015〕1021號),將發展中醫藥服務作為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中醫健康咨詢、健康狀態辨識評估及干預服務,大力推廣普及中醫藥健康理念和知識。下一步,我局將圍繞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全面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在社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群眾特別是慢性病高危人群提供個性化中醫治未病服務;通過“中醫中藥中國行”系列活動加大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科普宣傳,引導人們運用中醫藥的知識、方法改變生活方式,加強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減少慢性病發生的高危因素,降低慢性病發病率。
二、關于繼續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
“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多部委共同主辦的大型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自2007年啟動以來,歷經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城市大型現場公益活動為主,第二階段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為主,為展示中醫藥特色優勢、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營造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迄今為止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參與最多、影響深遠的公益性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2016年起,活動進入第三階段“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以“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形式多樣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活動。同時通過開展全國范圍內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對全國中醫藥科普覆蓋率及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進行監測,為下階段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相關政策的指導提供科學參考。今后,我局將繼續聯合有關部委,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深入開展,普及中醫藥知識方法,促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增進社會對中醫藥核心價值理念的認知和認同,構建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體系和機制。
三、關于設立“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
設立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需要合理劃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遵循“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目前,專項產業基金大部分由社會資本設立和管理,充分發揮市場機構的專業優勢,政府部門主要側重相關政策制定、市場環境建設等工作,不宜過多直接開展市場化的投資運營行為。
四、關于將中醫藥文化傳承傳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有機結合
長期以來,我局高度注重將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相結合,推動行業特別是中醫醫院的文化建設工作。在“十二五”“十三五”中醫藥文化建設規劃中,均將“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內涵”“構建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重要內容加以推動。注重機構文化建設,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組織編寫了《中醫醫院環境形象建設范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讀本編寫指南》;確定了一批中醫醫院作為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試點單位進行建設;在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中醫醫院巡查和中醫醫院評審標準中將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作為重要任務予以強調;在局政府網站開設了“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專欄”,交流各地建設經驗。今后,我局將繼續推動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和中醫醫院認真貫徹落實有關要求,積極推動中醫醫院等機構的中醫藥文化建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