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飛委員:
您提出的建立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平臺”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設立中醫藥文化管理部門
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一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工作之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9〕17號),明確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承擔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等有關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局機關各部門主要職責內設處室和人員編制的通知》(國中醫藥發〔2009〕29號),進一步明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聞辦公室加掛文化建設處牌子,承擔中醫藥文化建設、科普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研究等工作。下一階段,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充分調動行業內外積極性,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推廣。
二、關于鼓勵和推進現有中醫藥文化產業成長
2017年8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工信部、原農業部和中國農發行共同印發了《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成立了項目辦及國家中藥材產業扶貧技術指導中心,并組建了中藥材產業扶貧專家隊伍,基本完成了中藥材產業扶貧種植推薦目錄編制,開展了貧困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基線調查。下一階段,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支持地方發展中藥材產業。我局也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工作。《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和家庭,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于掌握的理療、推拿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等要求。部分中醫藥高等院校、中小學通過在校區內開辟本草園,在美化校園環境的同時,幫助學生認識、了解中醫藥。下一階段,我局將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
三、關于鼓勵和孵育中醫藥文化創意產業
2014年原文化部聯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實施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工程,建設特色文化產業等重點項目庫,引導各地合理開發利用包括中醫藥文化在內的優秀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走特色化、差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之路,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具有鮮明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并在推薦申報專項資金、項目對接推介、人才培養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從2014年起,中央財政將支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列入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項目,重點支持文化旅游、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特色會展等領域的特色文化產業項目,有力促進特色文化資源開發和特色文化產業發展。2017年4月,制定印發了《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支持開發承載中醫藥文化的創意產品。今后我局將會同文化與旅游部繼續支持中醫藥相關文化產業發展。
四、關于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上發揮中醫藥文化作用
我局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制定了《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自2015年以來,我局設立了中醫藥合作專項,中醫藥文化傳播是其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在專項支持下,項目執行單位拍攝了中醫海外宣傳片,在中醫藥國際會議等重要場合播放。在專項支持下,我局也將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合作,推進“一帶一路”沿線中醫藥中心建設,預計到2020年建設30個集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傳播及產業等功能于一體的“六位一體”海外中醫藥中心。截至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外政府已簽署了8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已經建立了17個海外中醫藥中心,受到各國民眾的歡迎。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