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工作動態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國際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進展
      時間:2006-06-14 00:00:00
         近來,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不斷受到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加大了有關該項工作國際合作的支持力度,西太區辦事處分別于2005年5月及2006年1月組織在北京及日本筑波召開了兩屆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非正式咨詢會。在第一屆會議上,國際醫學信息標準專家介紹了目前國際醫學界的權威信息標準如UMLS、MeSH、SNOMED、ICD等,與會的中曰韓傳統醫學信息研究人員組成了傳統醫學疾病分類、傳統醫學主題詞表、傳統醫學臨床術語三個工作組,隨后推動開展了相關工作;第二屆會議則以交流各國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進展為主,并由各工作組分別就具體的研究工作進行討論。現將相關工作進展情況介紹如下。
      1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現狀
      1.1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近兩年推動開展了有關傳統醫學標準化的多項工作,包括術語標準、針灸穴位標準,以及27項循證傳統醫學臨床指南。其中術語標準《國際標準傳統醫學術語(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IST)》的研究始于2004年,經過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專家的多次研究討論,現己完成初稿。該術語包括總論、基礎理論、診斷、各科疾病、治療、傳統醫學古籍等方面,其使用對象定位于西方國家傳統醫學學生及從業人員,運用領域包括傳統醫學臨床、信息、教育及科研。IST共收錄3686條術語,其中包括400條癥狀及體征術語,400條證候術語,500條病名術語及100~200條治療術語。術語語種為英文及中文。該標準術語將于2006年11月以前正式發布。
      1.2中國
          我國近兩年在中醫藥信息標準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主要做了下述工作。1.2.1  修訂《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該詞表是第一部被醫學及中醫藥學信息界廣泛采用的中醫藥學專業主題詞表,自1987年問世以來,在中醫藥信息領域及中國醫學信息領域的標準化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該詞表于1996年修訂正式出版,2004年開始重新修訂。修訂后的詞表結構有所調整,收詞增至13 300余條,每一主題詞增加了定義,建立了詞表數據庫。同時,還完成了1000詞條的中英文雙語版詞表編制。
      1.2.2  《中醫藥學語言系統》的建設:該系統由基礎詞庫和語義系統所組成,是術語集成、語言翻譯、自然語言處理及語言規范化的工具,是實現跨數據庫檢索的詞匯轉換平臺系統。其建設始于2001年,至2005年底該系統共收錄來自918種可控詞表、權威工具書及教材中的術語324 417條,其中概念167 588個,同義詞156 829個,完成概念定義編輯130 703個,建立語義關系1 275 205個。
      1.2.3  《中醫藥學名詞》的發布: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由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制、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于2005年出版,這些名詞是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部門應遵照使用的中醫藥學規范名詞?!吨嗅t藥學名詞》收錄了5283條中醫藥學基本名詞,包括總論、醫史文獻、中醫基礎理論、診斷學、治療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養生學、康復學、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科疾病、兒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腸科疾病、皮膚科疾病、骨傷科疾病18部分,每一名詞均列出中文名、英文名及定義注釋。
      1.2.4  《中醫臨床標準術語集》研究項目的啟動: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協同全國多家單位形成項目組,旨在完成一部具有中醫特色、與世界水平同步并兼容、權威性、易于被計算機處理和被臨床醫生廣泛接受的中醫臨床標準術語集。該項目已申報科技部課題,計劃在2年內完成基本框架研究;收集10 000個臨床術語,并對這些術語建立語義關系,完成術語編碼;對術語集進行臨床測試。
      1.2.5其他:中國就中醫藥數據庫元數據標準、中醫藥數據集分類標準等信息標準進行了研制。
      1.3韓國
          韓國對WHO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合作項目十分重視,并積極參與。兩屆WHO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非正式咨詢會均由韓國政府出資贊助。2005年5月第一屆會議之后,韓國分別成立了傳統醫學主題詞表工作組、傳統醫學臨床術語工作組及傳統醫學疾病分類工作組。詞表工作組對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及韓國韓醫學主題詞表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并發表了數篇研究論文;疾病分類工作組回顧研究了以往的相關研究文獻,對ICD病名與韓醫學病名的一致性進行了調研。
      1.3.1韓醫學疾病分類代碼:1970年韓國韓醫學會制定了韓醫學疾病名稱,用于全國疾病及死因分類統計;1979年韓國政府發布了《韓國韓醫學標準疾病分類》第一版[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Odental Medicine),KCDOM一1];1994年第二版(KCDOM-2)修訂再版,其中包括病名及證候名,用于傳統醫學醫療保險賠付申請;2004年發布了《韓國韓醫學疾病證候分類》[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Pattern(Oriental Medicine),KCDOM],該分類著重證候分類,但目前尚未被采納用于保險賠付申請。
      1.3.2韓醫藥學主題詞表:韓國韓醫藥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iect Headings for Oriental Medicine)由韓國韓醫學研究所(Korean Institute 0f Oriental Medicine,KIOM)于1999年研制。該詞表收錄了《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1996版)的全部主題詞,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韓醫學專用詞匯,總詞匯量達11 810個,分為13類。目前該詞表尚未應用于數據庫建設及檢索之中。
      1.3.3傳統醫學臨床術語標準:已成立項目工作組,其成員與中國專家開展了學術研討,并著手進行數據收集、標準術語開發、本體開發及工具開發研究。據了解,韓國政府對此項研究給予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研究經費。
      1.4  日本
          起源于中醫學的日本漢方醫學包括漢方診斷體系、漢方藥、針灸三部分。在日本,漢方醫學是與西醫學相結合應用的。漢方藥作為處方藥,只有獲得醫師執業資格者(西醫醫生)才有權在臨床使用漢方藥;獲得針灸師執照者才可使用針灸療法,但針灸師不能使用漢方藥。目前有148種漢方藥被列入日本國家健康保險計劃之中,70%的日本西醫醫生使用漢方藥,日本的部分醫學院校中開設漢方醫學課程。
          為了參與WHO西太區辦事處傳統醫學標準化工作,日本于2005年5月成立了日本東洋醫學聯合會(Japan Liaison of Oriental Medicine,JLOM),該組織由日本東洋醫學會、和漢醫藥學會、日本針灸學會、日本生藥學會、北里研究所(WHO合作中心)及富山醫科藥科大學(WHO合作中心)組成,參與了術語標準化、臨床指南及針灸穴位標準的研究工作。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政策局研究開發處為該項目的政府主管部門。目前,日本尚無傳統醫學信息標準研究的專門人員。在開始進行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國際合作實質性研究之前,日本東洋醫學聯合會希望進一步了解合作研究傳統醫學疾病分類法、主題詞表及臨床標準術語的目標及其應用前景,這些標準建立后各國的維護責任,以及這些標準與相應的西醫標準之間的關系。
      1.5與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國際合作相關的工作1.5.1 WHO國際分類體系: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體系包括參考分類(國際疾病分類ICD,國際功能、殘疾及健康分類ICF,國際健康干預分類ICHI),病因分類(國際疾病分類法·腫瘤學第3版ICD-O-3、國際疾病分類法第10版·精神及行為疾病、國際疾病分類法第10版·神經疾病、國際疾病分類法第10版·牙科學及口腔疾病學)及相關分類[國際初級保健分類法ICPC-2、國際損傷外傷原因分類ICECI、殘疾人技術援助:分類及術語IS09999、解剖學治療學化學分類索引及規定日劑量(ATC/DDD)]。WHO國際分類體系合作中心WHO-FIC CCs每年召開年會,對分類體系進行研討修訂。傳統醫學疾病分類可爭取加入到這一體系之中。
      1.5.2  SNOMED CT:系統化臨床醫學術語集(System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CT,SNOMED CT)是一個復雜的臨床術語集,主要用于臨床數據編碼、檢索及分析,是醫療信息交換的重要工具。該術語集由概念、詞匯及語義關系組成,每一概念均有唯一的識別標識。目前該術語集已收錄概念30萬個,敘詞100萬個,建立語義關系145萬個。SNOMED旨在成為全球醫藥衛生術語權威,成為支持電子醫療記錄的全球頂尖產品。該術語集已被美國及英國政府分別采納作為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其內容及工具已在世界上36個國家及地區(包括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臺灣省)使用。SNOMED標準開發組織采取公司化經營,該組織目前與世界衛生組織積極接觸,希望世界衛生組織助其推廣。
      2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各工作組工作進展
      2.1疾病分類工作組
          在2006年1月的第二屆會議上,代表們交流了各國傳統醫學疾病分類現狀。中國采用WHO疾病分類法ICD進行西醫疾病分類及統計;1995年中國制定發布了國家標準《中醫病證分類》,這一分類包括中醫疾病名稱、證候名稱,并有電子版。韓國根據ICD.10編制了《韓國疾病分類4》KCD4,用于西醫疾病分類;并分別于1994及2004年由韓國政府發布了《韓國韓醫學標準疾病分類2》KCDOM-2和《韓國韓醫學標準疾病證候分類))KCDOM。日本使用ICD對西醫疾病或漢方醫學疾病進行分類,并用于申請政府醫療保險賠付,已列入國家健康保險計劃的148種漢方藥的適應證候名稱也可用于保險賠付申請。越南使用ICD一10進行西醫及傳統醫學疾病分類;蒙古表示準備加入以后的研究合作之中。
          經工作組討論決定,將合作研制的傳統醫學疾病分類法命名為《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ast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ICEATM),該分類法以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作為分類的基礎,內容包括疾病、證候及診療三部分,將按照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的編碼體系搭建ICEATM的疾病、證候及診療分類結構。工作組將向WHO國際分類體系組織提交《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使之成為WHO國際分類體系相關分類法。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將作為《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的研制及維護中心,該分類法將以電子版形式建立并發布?!稏|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是一部國際化分類法,其用戶包括各國傳統醫學從業人員、研究人員、政府、保險公司;其最初語言為英語。
          工作組同時決定,WHO西太區辦事處崔升勛博士負責提供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并協調中日韓三國的數據收集;工作組組長渡邊賢治負責全面規劃《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的研制。指定渡邊賢治(日本)、韓昌浩(韓國)、尹愛寧(中國)、CHU Quoc Truong(越南)分別擔任此項目的國家聯系人。計劃在2006年8月完成《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草案的制定,并向WHO國際分類體系組織年會提交該草案。
      2.2主題詞表工作組
          自2005年5月第一屆會議后,中國主要進行了《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2006版)的修訂工作,  并完成了1000詞條的中英文雙語版編制。韓國成立了詞表工作組,對韓國韓醫學主題詞表與中國中醫藥學主題詞表(1996版)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簡體中文版中醫藥學詞表與韓醫學詞表一致性較高(94.3%),而繁體版則與韓醫學詞表一致性低(34.2%);中文與韓文的UNICODE編碼兼容性存在問題。日本對中日韓三國詞表進行了比較,認為三詞表樹形結構不同,使用編碼不同,共同詞匯太少,無法共同使用;對建立共同詞表提出了有關詞匯選擇、樹形結構建立、詞表使用的語言、詞表字符代碼等方面的建議。
          主題詞表工作組就傳統醫學主題詞表工作達成以下共識:1)主題詞表是用于數據庫檢索及數據庫建設的工具。中日韓傳統醫學主題詞表需要有共同的數據庫作為其使用對象,但是否應當建立中日韓傳統醫學數據庫以及建設該數據庫的可行性應當在更高層次人士中及更廣泛的專家范圍內進行研討。2)中日韓三國現存傳統醫學主題詞表尚不能滿足傳統醫  學信息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建立中日韓傳統醫學主題詞表。3)對于中日韓詞表,應當研究詞表結構,基于現有詞表,以英語作為詞表基本語言,同時考慮使用中目韓三國本土語言。
          有關下一步工作計劃,工作組決定:在中日韓三國分別建立并完善中日韓傳統醫學主題詞表工作組;各成員國分別向各自政府或相關組織申請經費及人力資助;開展對中日韓傳統醫學主題詞表結構的研究,并在下次會議上提交報告;獲取更多有關開發研制共同數據庫的信息。2-3臨床標準術語工作組
          在2006年1月第二屆會議分組討論會上,中國介紹了中醫學臨床標準術語集的研究項目概況、術語集收詞情況及軟件工具開發情況。韓國代表闡述了合作開發傳統醫學臨床標準術語的動機,即讓計算機理解傳統醫學概念,為不同的醫療保健記錄提供參考術語,最終建立全球統一的醫療保健術語,并建議制定合作開發傳統醫學術語集策略。此外,還介紹了韓國傳統醫學臨床標準術語集的概念選擇和模型標準,探討了語義本體模型。日本代表介紹了日本的醫學本體語義網絡工具。
          工作組決定,將今后合作研制的傳統醫學臨床標準術語集命名為CT2M(Clinical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對于術語集的收詞范圍、收詞規模、句法結構、功能和知識模型,各國成員可在本次會議之后繼續討論研究,并在下次會議上代表其國家提交明確的方案;中日韓三國應分別獨立開發術語系統,然后根據共同協議(HUB MODEL)進行整合。項目的研究開發戰略包括:各成員國使用同樣句法,以保證映射;高層級本體應當相同,以防止系統整合時出現混亂;術語集應滿足電子健康記錄的最低功能需求;各國成員共享開發工具及應用編程接口:各國成員共享術語服務器,避免重復開發。
      3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國際合作的WHO非正式咨詢會有關決議
          第二屆WHO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非正式咨詢會決定,各工作組今后將分別召開會議。臨床標準術語工作組定于2006年3月及8月分別在北京召開研討會;臨床術語工作組及主題詞表工作組計劃于2006年11月28~30日在韓國召開工作會議;疾病分類工作組定于2006年7月在韓國舉行下次工作會議。
          會議向世界衛生組織建議:WHO應當繼續支持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WHO西太區辦事處應當協助向WHO分類體系組織正式提交《東亞傳統醫學國際分類法》;WHO西太區辦事處應當鼓勵成員國政府對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工作組的活動給予經費支持,例如支持與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相關的研究課題項目等。
          會議向成員國建議:各成員國應當繼續支持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活動,包括在財力上給予支持;各成員國應當繼續為測試及試用傳統醫學信息標準化研究工作成果——分類法、詞表及術語集做出貢獻。(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 一级片黄色免费|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bl文库双性灌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女人一级毛片了 |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浮力影院第一页小视频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小雪坐莲许老二的胯上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久久久久久久伊人电影| caoporn成人| a毛片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国产色在线播放|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多毛bgmbgmbgm胖在线|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大陆老太交xxxxⅹhd|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噜噜噜私人影院|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人妻尝试又大又粗久久|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