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認清形勢,堅定信心,"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工作動態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佘靖在四川省中醫藥發展大會上強調:增強做好中醫藥工作的使命感
      時間:2006-11-13 00:00:00

      佘靖在四川省中醫藥發展大會上強調:增強做好中醫藥工作的使命感

           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日前在四川省中醫藥發展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就發展中醫藥事業提出五點意見:
        第一,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做好中醫藥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醫藥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一是中醫藥發展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形成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扶持、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方針政策,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對中醫藥工作做出過許多重要指示和論述,強調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不斷繼承和發揚,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國家成立了專門的中醫藥行政管理機構,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不久前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再一次明確提出要“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二是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為中醫藥發展創造了新的空間。三是中醫藥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有著較廣泛的社會基礎。四是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五是面對日益增長的醫藥費用負擔,日趨突出的醫源性、藥源性疾病和許多難以解決的醫學問題,中醫藥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療效確切、價格相對低廉,在世界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面對取得的成績和良好機遇,我們絕不能盲目樂觀,我們一定要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努力進取,開拓創新。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醫藥的服務領域需進一步拓展,醫療服務功能需進一步加強,特色和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某些中醫藥服務出現西醫化傾向,中醫藥的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不足,特別是治療技術推廣缺乏有效手段。當前面臨的挑戰,也是嚴峻的。一是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疾病預防、診斷和救治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一些原有的優勢領域受到嚴峻挑戰。二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進步,多元文化交織碰撞日益顯現,加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坎坷之路,使中醫藥學得到社會的普遍理解與認同不夠。三是天然藥物日益受到重視,很多國家投入重金加大對中醫藥的研究開發力度,申請專利,占領市場,對我國中醫藥發展構成挑戰。四是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中醫藥如何適應新形勢,既要發揮質優價廉的優勢,又要保證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也是新的挑戰。面對問題和挑戰,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又不能悲觀失望,一定要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正視困難,迎接挑戰,團結一致,奮發圖強,要努力做到自信、自警、自勵,一心一意練內功,聚精會神謀發展,讓中華民族創造的這一偉大文明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做出新的貢獻。
      第二,下大氣力,采取措施,切實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中醫藥學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這是她歷經千年而不衰,至今仍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黨和政府制定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的基點,也首先在于中醫藥學術的科學價值及其在防治人類疾病方面的獨特而卓著的療效。在當今中西醫將長期并存的格局下,中醫藥能否更好地擔負起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任,關鍵在于能否進一步提高其學術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在這個方面,我們必須把保持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來抓,這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生命和靈魂,也是我們能否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的關鍵。去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作了研究和論證,總結概括為:中醫藥學不僅具有醫學和自然科學屬性,而且具有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屬性,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和思維。這是中醫藥學的總體特色。在臨床實踐中體現的是個性化的辨證論治、調治求衡的防治原則、人性化的治療方法、多樣化的干預手段、天然化的用藥取向的特色。其優勢主要體現在臨床療效確切、用藥相對安全、治療方式靈活、費用比較低廉、創新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當然,這個總結概括是否準確全面,大家還可以繼續探討研究,但是,中醫藥發展必須要保持特色、發揮優勢,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我們必須從這樣的要求出發,來思考、來謀劃、來開展我們的中醫醫療服務、中醫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中藥研發以及中醫藥管理等各項工作。在醫德醫風建設上,要不斷繼承和發揚中醫藥行業傳統職業道德和優良作風,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做良醫,行仁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價廉方便的中醫藥服務。
        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從根本上來說要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我們要在認真學習傳統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經驗,繼承發揚中醫藥的科學內涵、學術本質和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成果,開闊思路,勇于探索,不斷豐富和發展中醫藥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探索治療疾病的新技術、新方法,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要加強對中醫藥現代化戰略研究,制訂中醫藥標準化、規范化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標準化帶動現代化。我們在中醫藥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選擇一些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艾滋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非典、禽流感等組織力量聯合攻關,力爭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養和成長不容易,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更不容易,必須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的規律和特點。要培養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的大師級學者,加快培育新一代中醫藥骨干人才和學術帶頭人。要高度重視發揮名老中醫的作用,進一步完善新型的中醫師師承制度。通過中醫專科專病研修、進修等多種方法途徑,培養新一代的名醫群體,使醫德高、診療水平高、群眾認可度高的著名中醫能夠脫穎而出。進一步完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培訓體系,深化改革,整合資源,提高各級人才的中醫藥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從實際出發,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人才的評價體系和職稱評定體系。
        第三,加強團結,共創和諧,努力促進中醫藥學術的創新與繁榮。
        當前,中醫藥繼承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面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在探索過程中,業內外有一些不同的認識和看法,我認為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當然,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必須也只能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與實踐來解決。在業內,由于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工作經歷,有的側重在繼承傳統的方面多做一些,有的側重在創新方面多做一些,有的從其他學科角度研究中醫藥,這是必要的分工,其根本的、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發展中醫藥。大家要努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我們必須始終高舉團結的旗幟,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充分尊重老、中、青三代中醫藥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老、中、青三代中醫藥人員也要互相尊重,互相愛護,積極投身于繼承發展中醫藥的偉大實踐。中醫藥工作者之間是這樣,中醫同西醫之間也是這樣,正像最近有的同志所講,作為醫學而言,互補的特性本應讓中醫與西醫成為聯手的“朋友”,更好地防病治病救人,而不是誰擊敗誰、誰取代誰的“敵人”。我很同意這個看法,實際上這也是我們黨和政府一貫倡導的,并且已經成為我國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成功實踐。
        還要指出的是,中醫藥學術創新是中醫藥繼承發展的不竭動力,中醫藥學術繁榮是一個時代、一個時期中醫藥繼承發展的重要標志。我們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避免對中醫藥學術問題的行政干預,對不同學術見解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各學派、流派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承認多樣,包容差異,大力發揚學術民主,創造相互平等、暢所欲言、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和開放包容的團隊精神,著力營造追求真理、鼓勵探索的良好人文環境。這對中醫藥學術的創新和繁榮非常重要。
        第四,加強宣傳,引導輿論,正確認識中醫藥的科學特征和文化特征。
        加強對中醫藥的宣傳,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也是我們當前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利用多種途徑和方式,向廣大社會公眾正確地宣傳黨和國家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宣傳我國中醫藥事業所取得的成績和在我國醫療衛生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中醫藥越來越廣泛地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和科學普及工作,深入淺出地向群眾介紹中醫藥的理論、技術、特色與優勢,宣傳名醫、名科、名院、名藥、名店、名廠,提高全社會對中醫藥的認識,讓中醫藥深入人心,讓民眾在選擇使用中醫藥時能夠安心、放心。
        第五,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推動中醫藥事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也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心。我們高興地看到,四川在這方面有優良的傳統,近年來也有許多新的經驗。希望四川在今后的實踐中能夠在這些方面不斷創造和及時總結新經驗。要切實加大對中醫藥的投入,加強統籌協調、宏觀調控和規劃制定;要結合各地實際,積極研究制定促進中醫藥發展的鼓勵政策,給中醫藥事業發展以政策上的扶持;要進一步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做到市(州)、縣(市區)中醫藥工作有機構管、有專人抓;要切實加大對中醫醫療服務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良好的醫療秩序,保證人民群眾就醫安全。


      2006.11.6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特级欧美老少乱配|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 4虎2022年最新| 嫦娥被爆漫画羞羞漫画|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成年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91青青青国产在观免费影视| 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 欧美亚洲综合网|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一本之道无吗一二三区|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久久综合久久久| 欧美69式视频在线播放试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出租屋换租妻小雯21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