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認真履行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光榮使命,努力為人民健康服務,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涌現出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陳海新同志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陳海新同志生前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中醫師,自1993年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后,一直扎根基層服務社區,于2007年2月2日因病去世,終年37歲。她自幼身患先天性小腦扁桃體疝和頸髓空洞癥而致殘疾,但身殘志堅,樂觀向上,奮發進取,克服了許多由身體疾病帶來的不便,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她14年如一日,憑著驚人的毅力和超常的意志,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艱辛,用左邊肩膀和身體頂著就診臺,用唯一能夠活動的右手給病人切脈診病,診治病人20余萬人次。她愛崗敬業,忘我工作,每天堅持早早離家上班,為的是不因自己行動不便而讓病人等候;上班幾乎不喝水,為的是不因如廁而耽誤病人時間。她心系患者,醫德高尚,在診療過程中以開湯藥為主,為的是發揮中醫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從不收受病人的紅包和好處,被譽為“輪椅上的白衣天使”。她勤奮好學,精研醫術,利用業余時間研究了大量中醫典籍,收集了大量民間單方、驗方、秘方,醫療技術深受患者好評。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她大愛無私,奉獻社會,堅持捐獻自己的遺體供醫學研究,將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醫學事業。 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追授陳海新同志“人民健康好衛士”榮譽稱號,并在全國衛生系統深入開展向陳海新同志學習的活動。 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陳海新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她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心系患者,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恪守醫德,嚴于律己,廉潔行醫的醫德風范;學習她扎根基層,恪盡職守,刻苦鉆研的敬業精神;學習她堅強樂觀,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要把學習宣傳陳海新同志先進事跡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糾正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工作結合起來,與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激勵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以陳海新同志為榜樣,忠誠為人民健康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