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廣州召開的第三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指出,中西醫并重,是我國新時期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之一,促進中西醫結合,是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道路,應當是現代醫藥和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都得到充分發展,廣泛應用,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服務人民,造福人類的道路,西醫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工作者都應為探索和實現這一道路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王國強指出,要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之路,真正實現中醫藥、西醫藥兩個醫學體系的有機結合,還任重而道遠,需要進行漫長、艱苦、扎實的探索和實踐。對此他提出了四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的,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從臨床入手,一個病、一個病地加以研究,進一步明確中醫藥和西醫藥在各種疾病以及各個階段之所長,探索在臨床臨床實踐中取其所長、發揮各自優勢的實現途徑和有效措施,通過專家共識、臨床路徑、診療指南等各種形式,將這些途徑和措施固定下來,并在此基礎上推廣開去,使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二是要不斷拓寬研究領域,提高研究水平,進一步深化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既要重視吸收西醫藥和其他民族醫藥的發展成果研究中醫藥,遵循中醫藥的規律,把握中醫藥的特征,探討理論本質,闡明作用機制;也要重視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研究,探索、揭示中西醫結合防病治病的原理;更要重視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特別是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探索、提出中西醫結合防治的新方案和新方法;還要重視中西醫結合方法學的研究以及標準化、規范化的研究。這既是中西醫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對推進中醫藥的繼承與創新以及促進中醫藥更快地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是要以更加包容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相互學習,促進團結和諧。包容是相互學習與團結和諧的前提。中西醫結合人員之間以及與中醫藥、西醫藥人員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加強協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互相尊重是互相學習、團結協作、促進結合的基礎。互相學習是中西醫結合的動力,只有通過互相學習,才能認清自己之短,了解對方之長;只有敢于面對自己之短,認真學習對方之長,才能使兩者的優勢相加和互補。西醫學習中醫,要防止浮光掠影、淺嘗輒止,要注重遵循規律、掌握精髓、準確運用;中醫學習西醫,要防止妄自菲薄、固步自封,要注重堅持特色、掌握科技、與時俱進。在學術問題上,應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通過不同途徑、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探索創新,努力營造內部團結、外部和諧的發展氛圍。
四是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要認真總結中西醫結合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經驗,不斷拓寬渠道,擴大領域,豐富內涵,完善機制,深化層次,提高質量。通過交流與合作,促進各國相互學習,特別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工作者更要擔負起推動中西醫結合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責任,同時也要學習借鑒各國在中西醫結合領域取得的經驗與成果,使中西醫結合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豐富和發展,使中西醫結合的成果為人類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