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市衛生局承辦的首屆中醫診療設備論壇暨展覽會在上海舉行,這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次就中醫診療設備舉" />
堅持中醫理論指導 促進自主創新 實現跨越式發展
10月8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市衛生局承辦的首屆中醫診療設備論壇暨展覽會在上海舉行,這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次就中醫診療設備舉辦的主題活動。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出,發展中醫診療設備有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有利于推動中醫藥現代化進程,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發展中醫診療設備應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中醫臨床診療服務,加強研發、生產、應用的有機結合,以實現中醫診療設備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中醫藥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王國強說,發展中醫診療設備,有利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更好體現和保護中醫自主知識產權,推動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促進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他說,“這次會議十分重要,這項工作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如果在研發、應用中不能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尤其是不能在中醫診療活動中得到應用,那么這些設備就不能稱其為‘中醫診療設備’。”王國強說,當前中醫診療設備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中醫診療設備的現代科技含量低、產品的升級換代緩慢、產品的同類化現象嚴重、設備的研發與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結合不夠緊密,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專門的研發機構,研發的人才隊伍嚴重不足,醫理設計沒有重大突破,標準化建設滯后,相關政策還不完善等。 王國強提出發展中醫診療設備應當把握的五個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為中醫臨床診療服務,中醫診療設備必須體現實用性;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要在真正把握中醫本質和精髓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自主創新;加強研發、生產、應用的有機結合。他要求,今后要著力提升中醫診療設備的研發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中醫診療設備的生產質量,促進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不斷優化中醫診療設備的臨床配置,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積極開展中醫診療設備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發展中醫診療設備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據了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強組織協調工作,在本次會后研究制定“促進中醫診療設備發展的意見”,組織實施“中醫診療設備促進工程”。將加大中醫診療設備研究的財政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增加研究開發的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體系。建立與完善中醫診療設備標準規范,制定并不斷完善中醫診療設備的臨床配置標準。充分考慮中醫診療設備的特殊性,制定適合中醫診療設備的注冊審批政策,修改中醫診療設備使用的收費標準,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設備服務項目納入醫保范圍。 本次展覽會集中展示了中醫診療設備的最新發展成果,有59家中醫診療設備生產研發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醫醫院等單位參展,產品涉及四診、健康評估、針刺、灸法、推拿、理療、康復、熏蒸、中藥煎煮等方面。27位中醫臨床、基礎、醫學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在論壇做專題發言。 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以及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開幕式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學者600余人參加。(記者馬駿)
王國強(右二)、吳剛(右一)等領導參觀中醫診療設備展。 柳和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