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舉行的“中醫中藥中國行”紹興站活動傳遞著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越醫千年》《景岳全書》首發、紹興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授牌同時舉行。 紹興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中醫藥文化積淀深厚,張" />
10月29日舉行的“中醫中藥中國行”紹興站活動傳遞著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越醫千年》《景岳全書》首發、紹興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授牌同時舉行。 紹興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中醫藥文化積淀深厚,張景岳等一批越醫名家在中華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紹派傷寒曾獨樹一幟并為后世推崇,紹興中醫藥在豐厚的越醫文化浸潤下不斷傳承、創新和發展。近年來,紹興市把傳承與弘揚越醫文化作為建設文化強市、衛生強市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成立了紹興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實施越醫古籍經典再造工程,啟動越醫研究,對已收錄的320種紹派醫籍進行系統整理研究,對越醫文脈進行系統梳理,市財政局撥出50萬元作為啟動經費。 近日出版的《越醫千年》和《越醫經典》之一《景岳全書》(精選)是浙江中醫藥文化精品工程建設的首批成果,通過古籍經典再造,使張景岳等一大批越醫名人和傳人重放異彩。《越醫千年》辭約圖美,是濃縮了的越醫史卷,《景岳全書》則匯聚了越醫代表人物張景岳一生的臨證經驗及醫學理論。此外,紹興文化叢書之一《紹興醫藥文化》已經出版,《近代(1840-1949)紹興醫家撰寫的醫籍研究》課題對多種紹派醫籍進行系統研究并已通過評審,《紹興“三六九”傷科文獻整理研究》課題已列入2008年省中醫藥科技計劃,石門檻錢氏婦科、“三六九”傷科、顧氏傷科均已被列入紹興市文化遺產目錄,受到保護。 啟動儀式上,還對7個紹興市中醫重點專科和9個紹興市農村中醫特色專科(病)授牌。據介紹,紹興市堅持扶持與引導相結合,加強名科創建,開展中醫系列重點學科評審,由市、縣兩級財政給予每學科15萬元的資金扶持,并由所在單位按1:3進行配套支持,開展了中醫重點臨床專科創建活動,初步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的發展格局。目前全市已有省級中醫重點臨床專科2個,國家級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單位4個,省級中醫重點學科1個、重點專科12個,省級示范中醫科4個,紹興市中醫重點學科創建單位9個。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出席了啟動儀式。中國中醫藥報社社長陳貴廷代表“中醫中藥中國行”全國活動組委會向紹興市贈送了中醫科普書籍,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伯堯代表活動組委會向紹興市贈送了醫療物資。 (記者樊丹)
王國強(左一)向醫院代表贈《越醫千年》 記者 巨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