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武漢舉辦了全國中醫醫院信息管理人員培訓班,會上透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在明年初,啟動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工程,此消息引起" />
——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綜合處處長陳偉
不久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武漢舉辦了全國中醫醫院信息管理人員培訓班,會上透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在明年初,啟動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工程,此消息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中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怎么搞才能既具現代化又符合中醫特點?在信息化建設上中醫院投入的資金,能產生什么樣的效益?我國目前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狀況如何?圍繞國家醫療衛生改革的目標任務,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如何緊扣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脈搏?帶著以上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綜合處處長陳偉。 記者:信息化建設需要較高的投入。有的醫院認為與其花錢做信息化,不如買核磁共振這樣的醫療設備。您怎么看待在中醫醫院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陳偉:目前,沿海發達地區大約90%的中醫醫院、中西部地區大約50%的中醫醫院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管理信息系統。醫院要想成功管理和運營,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這是無需分辯的事實。由于信息化建設是高投入,只有堅持進行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才能得到高回報,全面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研究和探討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系統也是醫院的基礎設施,它的作用和高科技的醫療設備完全不同。如果說高科技的醫療設備在某個點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在面上,對一家醫院乃至整個社會的醫療體系而言,其作用涉及所有領域。中醫醫院信息化是醫院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這一點已經被國外同行所證實。目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已專門把醫療信息化列入“現代服務業信息支撐技術及大型應用軟件”優先主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非常重視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工作。2006年和今年,分別在武漢和北京召開了《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方案專家研討會,會議提出要優先支持中醫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以推動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為手段,中西部地區兼顧,統籌規劃,以示范推動醫院信息化和信息共享等一系列實施計劃和方案。 記者:我們想象中的信息化醫院,應該是信息在網上流,而不是患者滿樓道里跑。然而,目前大部分中醫院的現狀似乎并非如此。您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嗎? 陳偉:近年來,各地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呈現自主研發多、緊密契合本院業務、朝著區域衛生信息共享發展等特點。廣東省佛山、深圳和上海等地,加快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診療信息區域化進程。但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 首先,信息不標準,難聯通。標準化和規范化成為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在中醫臨床信息系統缺乏與國際接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醫藥信息標準,缺少中醫藥標準化的全國統一組織機構,造成各醫院之間信息不能溝通的局面。 其次,信息孤島,難共享。目前多數地區中醫醫院管理體制存在條塊分割、相互獨立、資源不能共享等問題,醫療服務缺乏連續性和協調性。目前,許多醫院、診所、社區還不具備采集和交換病人醫療健康數據的能力及機制,沒有數據,如何共享? 三是重復建設,目的不清。各地已建、在建和擬建的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項目,呈現“多標準、多平臺、多系統”現象,涉及多部門、多單位,技術人才短缺,難以同步完成。目前,中醫醫療系統還沒一個能在某方面引導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宏觀建設項目。 記者:2006年底,衛生部在全國選出20家“全國數字化試點示范醫院”,無錫市中醫醫院、上海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廣東省佛山市南海中醫院獲此殊榮。這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評選,是基于哪些考慮?評選標準是什么? 陳偉:中醫醫院信息化不僅涵蓋寬泛的信息技術,而且有著鮮明中醫特點。與西醫院信息化比較,其專業術語、業務流程、工作領域元數據、電子病歷結構、信息共享標準與規范等有著很大區別,其建設情況比較復雜,面臨相關法規、信息標準、數據接口等諸多新舊課題。“十一五”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通過開展示范工程、中醫電子病歷結構化設計、區域中醫醫療信息交換標準制訂、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基本規范修訂等形式,加以宏觀管理,促進規范建設。 我個人感到,中醫醫院信息技術應用,除了臨床診療系統建設、醫院管理系統建設等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強調符合中醫特色、體現中醫循證醫學內涵的臨床路徑研究,建立與中醫醫療特色緊密結合的EMR(電子病歷)系統。在謀劃中醫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中,要以數據自動采集、數據交換、資源共享、決策支持、信息發布系統等為基礎,加強中醫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由孤立中醫醫療資源到細分、共享、協同的區域化中醫醫療資源。要有用信息化帶動中醫醫院服務均等化,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質量,在中醫藥系統把這樣一個主流網絡群建立起來的設想。我想,“中醫醫院信息化示范單位”評選標準除了上述基本條件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對所在地區或區域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有帶動性及借鑒效應。要勇于創新,將先進的信息系統與現代管理模式引入醫院管理體系;要擔起繼續試點及推廣經驗的重任,以其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和醫院信息化成果,在不同地區建設可推廣可移植的中醫醫院信息服務集成平臺。 二是信息資源的利用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成醫院間信息共享是醫院信息化的基本目標,應在本區域或本省甚至全國,都具有信息互通、互認、互換的能力,實現診療信息交換與共享。 三是同等條件下,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價值最大者優先。主要體現在:中醫院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中醫醫院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程度,信息安全,業務與信息人員應知、會知程度,信息技術支撐能力等。 四是信息化投入產出比,體現在耗材和物資的節約、各環節手工操作的減少、快速準確的統計、監管力度和透明度的增加、醫院運行成本降低等方面。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工作計劃,將于明年上半年盡快啟動“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評審工作。屆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采取定點、定向支持和帶動其他醫院信息化建設等形式,在全國范圍內將遴選20家中醫醫院,賦予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名稱和帶動、輻射的功能,使其他醫院在信息化建設中能夠借鑒經驗,少走彎路,減少投資浪費和損失。之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實行動態激勵機制,保證其發揮應有的試點示范效應。 記者:您能具體舉例介紹一下信息技術在中醫醫院有哪些典型應用嗎? 陳偉:好的。除了“一卡通”系統、一體化醫護工作站為主體的CIS系統外,在新型中醫服務模式關鍵技術應用中,還有許多值得推薦的典型應用,如:無線移動技術應用,我想以無錫市中醫院的應用案例作專門說明。該院的無線移動技術應用較有特色,目前已覆蓋了無線移動查房、無線移動護理、無線移動心電采集、無線移動輸液室管理等諸多領域。“移動查房系統”革新了傳統查房模式,實現實時醫囑查詢、病歷查詢修改等。“移動床邊護理信息系統”完善了護理質控網絡。護士通過全圖形化的掌上電腦對病人腕帶上的條形碼掃描,即可直觀地看到病區的病人分布和基本情況。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執行醫囑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醫療差錯,而且解決了病人信息在哪發生就在哪錄入的問題,減少了對紙張的依賴。 該院創新建立的“醫患通”平臺,是基于電子病歷系統和醫療信息系統的數字化客戶關系管理平臺。該平臺整合了信息發布、專家預約、電子掛號、流程導航、要點提醒、回訪服務、醫療咨詢、健康促進等諸多功能。醫院可以通過短信、電話、互聯網等方式實現與患者間的互動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實現跨網通信,實現對患者醫療前、醫療中、醫療后的全過程的跟蹤、調度和服務,是中醫藥信息化應用領域值得研究推廣的新課題。 現代監護設備(監護儀、呼吸機等)都是智能化的數字設備,其產生的信息可以直接為信息系統所利用,如重癥監護信息系統、麻醉信息系統等,是臨床信息系統發展到較高水平的代表,少數中醫醫院已開始使用。(記者 馬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