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委員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發展中醫或可為醫改提供一種新思路。“醫療改革應從中國實際出發,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醫療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委員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發展中醫或可為醫改提供一種新思路。“醫療改革應從中國實際出發,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醫療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 于文明認為,幾千年來,中醫藥發展形成了一套現實與超前兼具、普濟與深入兼備、以“簡便廉驗”為特點的醫療衛生辦法與經驗。所以如果將“可以花小錢辦大事”的中醫藥推廣到社區醫療當中,可大大降低居民的日常保健支出,緩解老百姓看病貴的難題。 “中醫能‘治病于未發’,如果能運用到社區預防保健領域,也有巨大潛力。”所以,于文明建議推廣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藥預防診療技術,鼓勵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積極應用中醫藥,引導患者自覺接受中醫藥診療服務,建設一批中醫特色明顯、診療水平較高、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重點中醫社區醫院。他同時強調,推廣中醫的過程中,應努力提高中醫診療的服務質量,注重對社區醫生的中醫藥知識技能的培養和考核,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中醫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