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閉幕的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16項決議,其中的《傳統醫學決議》在全球關注甲型流感的背景下,似乎沒有引來世人太多的目光。但其意義卻不尋常:這不僅是世界衛生組織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傳統醫學的專門決議,也是第" />
不久前閉幕的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16項決議,其中的《傳統醫學決議》在全球關注甲型流感的背景下,似乎沒有引來世人太多的目光。但其意義卻不尋常:這不僅是世界衛生組織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傳統醫學的專門決議,也是第一個由中國倡導發起并通過的決議案,顯示了中國傳統醫學在世界傳統醫學中的引領地位。 此次《傳統醫學決議》依舊圍繞實現全球初級衛生保健目標,以專門決議的形式敦促會員國將傳統醫學納入國家衛生系統,全面發展傳統醫學。決議確認傳統醫學為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一項資源,看重的就是傳統醫學立足各國國情的易獲得、低成本、保公平、可持續等特征和優勢。 百余年來,現代醫學迅猛發展、席卷全球,傳統醫學備受沖擊,在許多國家落得被壓制甚至取締的命運。在中國,中醫藥也是幾度起落,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中西醫并重,中醫藥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中國成為世界上一貫重視發展傳統醫學的少數國家之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席卷中華大地“一根針、一把草”的中草藥運動,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億萬農民的生命健康,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以最少投入獲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國經驗。 進入二十一世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蔓延、人口老齡化等趨勢,帶來了全球性健康問題,一些老傳染病尚未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甲型流感等新傳染病卻不斷出現,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病日益增多,導致發展中國家缺醫少藥,發達國家醫療成本迅速上升。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堅持中西醫并重應對上述挑戰,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經驗,讓世人矚目,也確立了我國在世界傳統醫學中的引領地位。 一組數字足以說明問題:中醫藥已傳播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外中醫醫療機構8萬多家,針灸師超過20萬人,中醫師超過2萬人。我國政府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有關中醫藥的合作協議130多個。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選擇在中國舉辦傳統醫學大會,對中國發展傳統醫學的經驗高度贊賞和認可。 在東西方文化迥異的背景下,中醫藥與西醫藥優勢互補,實現兩種方法和力量的匯聚,是推進世界醫學境界提升和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此次傳統醫學決議的順利通過,某種意義上蘊含著世界對中國作為傳統醫學大國推進世界傳統醫學發展的高度期許。 當前,《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中醫藥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努力發展好中醫藥,也要積極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此時,走向世界的中醫藥不僅僅為了宣傳中國,更承擔起了為人類健康謀福祉的使命和責任。中醫藥走向世界,正當其時。(王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