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8月17日召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辦法"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8月17日召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中醫藥學科建設規劃指導目錄(暫行)》等相關文件內容征求專家意見,上述文件將在近期出臺。會議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姜在旸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出席會議。 于文明指出,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重要舉措,是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科技進步、促進學術發展、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基礎;是整個中醫藥學科的龍頭,體現中醫藥繼承創新發展水平;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和名醫的搖籃;是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地。 人事教育司副司長洪凈介紹了新一輪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思路并在講話中指出,現有的中醫藥重點學科在整體結構上尚未完善,學科之間的界限、層次和內涵還不夠清晰,在設置原則、管理體制的層次和部分管理單位的職責上過于籠統,因此對2000年發布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學科管理辦法》在整體結構、管理層次及職責職能方面進行了修訂,并研究制定關于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指導意見。2000年印發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學科管理辦法》改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辦法》,后者頒布后前者將同時廢止。 《指導意見》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需求,遵循學科建設與發展自身規律,為增強中醫藥行業競爭力,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擇優建設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在醫學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居領先地位的中醫藥重點學科,整體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其提出的戰略目標是以發展中醫藥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以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和繼承創新為根本,豐富中醫藥的科學內涵,完善學科結構和體系,提高中醫藥的學術水平,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產生一批具有原始創新性的科研成果,增強中醫藥的社會綜合服務能力。 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模式為“政府規劃,專家指導,單位建設,團隊實施”。其建設任務與目標要求是完善中醫藥學科體系、突出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藥繼承、創新和發展水平,增強中醫藥學科競爭力和中醫藥服務能力,形成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團隊。 《管理辦法》新增“中醫藥重點學科設置堅持四個并重,即基礎與臨床并重、中醫與中藥并重、醫學與人文并重、繼承與發揚并重的原則”,提出了“中醫藥重點學科實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學科建設單位三級管理機制”,明確了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在重點學科建設中的基本職責。由于國家財政撥款渠道等問題,刪除了資金滾動投入的有關條款。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有關專家”改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 據悉,新一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工作即將啟動。(記者高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