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近十年獲獎數量最多
1月11日,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醫藥(民族醫藥)10項成果獲獎,獲獎數量為近十年來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9項。
在獲獎項目中,以《中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遷地保護與利用》為代表的研究成果,凸顯了我國對中醫藥的發展戰略及政策導向的變化;《復雜性疾病維醫病證及其方藥的一體化研究》、《開郁清熱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當歸提取物治療高血壓病的作用機制與臨床研究》等獲獎研究成果突出反映了國家對中醫藥臨床科研的重視以及我國中醫藥、民族醫藥的快速發展。
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項(人)。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2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5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82項;授予7名外籍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記者常 宇)
鏈 接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人工種植龍膽等藥用植物斑枯病的無公害防治技術(原名稱:人工種植藥用植物病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王喜軍,曹洪欣,孫海峰,孫暉,馬偉,王富龍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中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遷地保護與利用——肖培根,陳士林,張本剛,魏建和,周慶年,繆劍華,陳偉平,張昭,楊世林,李學蘭
2.開郁清熱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仝小林,周水平,連鳳梅,劉喜明,常柏,甄仲,朱永宏,焦擁政,李敏,董柳
3.當歸提取物治療高血壓病的作用機制與臨床研究——呂圭源,陳素紅,潘智敏,陳建真,葛衛紅,宋玉良,李萬里,石森林,陳子江,俞巧仙
4.復雜性疾病維醫病證及其方藥的一體化研究(原名稱:基于現代理論和技術的復雜性疾病維醫病證及其方藥的一體化研究)——哈木拉提·吾甫爾,阿不都熱依木·玉蘇甫,斯拉甫·艾白,努爾買買提,迪麗娜爾·馬合木提,季志紅,李風森,茹仙古麗,庫熱西,阿地里江
5.旋提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及應用——朱立國,孫樹椿,于杰,張清,李金學,馮敏山,高景華,羅杰,高云,李俊杰
6.基于中醫藥特點的中藥體內外藥效物質組生物/化學集成表征新方法(原名稱: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藥效物質研究新方法的建立及應用)——李萍,王廣基,郝海平,齊煉文,楊中林,李會軍,聞曉東,周建良,陳君
7.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應用研究——吳以嶺,浦介麟,曹克將,楊新春,鄒建剛,郭利平,田書彥,張健,杜彥俠,吳相鋒
8.中藥超微粉體關鍵技術的研究及產業化——蔡光先,楊永華,張水寒,黃江波,楊瑛,唐正平,王實強,秦裕輝,王宇紅,李躍輝
9.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劉保延,姚乃禮,王映輝,李平,謝陽谷,徐浩,倪青,高穎,周雪忠,胡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