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溫家寶總理所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時,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委員說,這啟示我們,能否滿足群眾需求才是評價中醫藥工作的最終標尺。今年,中醫藥工作將重點圍繞醫改這個中心,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讓群眾在醫改中享受到中醫藥服務
圖為王國強委員。本報記者 巨鋒 攝
“確保人民群眾在醫改中真正享受到所需的中醫藥服務。”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所說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給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委員留下深刻印象。3月8日,王國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作了以上表述。他強調,今年中醫藥將在積極參與深化醫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作為中醫藥工作的出發點。 醫改將是我國相當長時期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性難題。王國強認為,在當前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轉變的背景下,中醫藥憑借其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費用相對低廉等優勢,與西醫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共同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成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特征和顯著優勢,開辟了一條供得起、重預防、可持續的“中國道路”,必將為解決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做出貢獻。 王國強說,堅持醫改中提出的“中西醫并重”、“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原則,制定配套政策,采取切實措施,最終的目的就是將中醫藥改革發展的成果轉化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中醫藥服務。 首先,中醫藥工作要納入醫改全局,積極參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近期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中,制定有利于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政策措施,確保中醫藥工作更好地融入醫改全局。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診療水平和療效,確保老百姓享受到安全、有效、簡便、價廉的中醫藥服務,在探索建立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以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其次,把醫改重要配套文件《若干意見》確定的政策措施,切實貫徹落實好。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協調有關部門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動那些制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關鍵性矛盾和問題得到解決。抓好中醫藥立法和重大規劃的編制工作,突出加強城鄉基層中醫工作,提高中醫藥防治甲型流感等重大疾病的能力水平,抓好中醫藥繼承、創新、轉化、推廣工作,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改革與探索的力度,開辟中醫藥文化建設新途徑,提高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質量與水平。 “一項事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根本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王國強說,溫家寶同志的話啟示我們,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不僅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是衡量中醫藥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標尺。當前中醫藥事業雖然取得了新的進展,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需求不相適應。今年,中醫藥工作要緊緊圍繞深化醫改這個中心,突出落實《若干意見》這條主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醫改中享受到優質、可及、有效的中醫藥服務,使得人民生活更幸福、社會更和諧。(厲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