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項痹病(頸椎病)等骨傷科9個病種的中醫臨床路徑。這是該局正式發布的第一批中醫臨床路徑,其余83個中醫臨床路徑將陸續發布。此舉旨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規范中醫診療行為。 本次發" />
11月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項痹病(頸椎病)等骨傷科9個病種的中醫臨床路徑。這是該局正式發布的第一批中醫臨床路徑,其余83個中醫臨床路徑將陸續發布。此舉旨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規范中醫診療行為。 本次發布的中醫臨床路徑9個病種分別為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單純性胸腰椎骨折、附骨疽(慢性骨髓炎)、骨蝕(股骨頭壞死)、骨蝕(兒童股骨頭壞死)、橈骨遠端骨折、鎖骨骨折、膝痹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母外翻。 中醫臨床路徑分為標準住院流程和住院表單兩部分。住院流程中,從適用對象、診斷依據、選擇治療方案、進入路徑的標準、中醫證候學觀察等方面內容予以明確,對標準住院日給出了上限,并對入院必需檢查項目和可選檢查項目嚴格規范,此外,明確了中醫手法、針灸、牽引、其他外治法、口服中藥湯劑、理療、運動等治療方法。住院表單則根據入院不同日期包含主要診療工作、重點醫囑、主要護理工作等項目內容,并需記錄病情有無變異。(記者高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