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衛生部部長陳竺在作題為《奮發努力繼往開來 開創衛生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工作報告時強調:新的一年,要做好中醫藥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 />
1月6日,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衛生部部長陳竺在作題為《奮發努力繼往開來 開創衛生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工作報告時強調:新的一年,要做好中醫藥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的體制、機制和投入政策。會議由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主持。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王國強、馬曉偉、陳嘯宏、邵明立、劉謙、尹力,中央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李熙等出席會議。 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主題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總結“十一五”衛生發展成就和2010年衛生工作,分析衛生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中心,部署“十二五”衛生發展任務和2011年衛生工作,統一思想,團結奮斗,為全面完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重點任務,進而實現“十二五”期間衛生事業科學發展奠定基礎。 陳竺指出,2011年是實施近期醫改重點工作的最后一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衛生工作,對于實現醫改階段性目標,為“十二五”衛生發展開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醫改是2011年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醫藥衛生部門要全面完成五項醫改任務,突出抓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陳竺在報告中部署了2011年的九項重點衛生工作,其中第五項關于中醫藥工作。他指出: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的體制、機制和投入政策。二是組織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臨床協作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中醫醫療機構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和中醫藥防治新發傳染病應急體系建設,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三是繼續推進“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實施慢性病“治未病”菜單式服務,推動各級各類中醫機構預防保健能力建設。四是完善中醫藥繼承創新科技體系建設,加快基層中醫藥人才和技術骨干培養。五是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文化科普宣傳周”活動,推進中醫藥服務“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加大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和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力度。六是推進中醫藥立法進程和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七是加快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進程和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 在談到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時,陳竺強調,要推進公立中醫醫院改革發展。在試點城市和地區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深入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和鼓勵社會辦醫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及時總結經驗。 陳竺回顧了“十一五”期間衛生發展成就及2010年的衛生工作。他指出,“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衛生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開創衛生工作嶄新局面的五年。在此期間,中醫藥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在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他說,過去的一年中醫藥工作取得新進展。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了中醫藥作用。通過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引導作用,促進中醫藥服務利用。加快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和公立中醫院改革。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新進展,中醫藥在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中的作用不斷增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重點臨床專科建設、中醫藥人才培養以及中醫藥古籍保護和利用等項目加快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有力推動中醫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中醫針灸”成功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中醫藥得到更廣泛國際認可。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相關委員會有關司局負責人,總后勤部衛生部、武警總部后勤部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副省級城市衛生廳局長出席了會議。(記者馮 磊 徐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