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醫,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隨著醫改的深化,老百姓離這一夢想越來越近。“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到“十二五&"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工作動態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人民日報:深化醫改讓人人病有所醫
      時間:2011-03-21 00:00:00

        
          病有所醫,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隨著醫改的深化,老百姓離這一夢想越來越近。“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到“十二五”末,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醫改具有復雜性
          ■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世界性難題
          醫改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我國醫改啟動實施近兩年,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要從根本上緩解群眾的看病就醫難題,是一個長期、艱苦而復雜的過程。
          “十二五”期間,我國面臨的健康形勢更加嚴峻。一些長期存在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依然是影響群眾看病就醫的深層原因。
          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滯后,不能有效地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衛生需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眾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質量和數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更加多樣化。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滯后,醫療衛生體系不能適應群眾日益提高的服務需求,難以有效地提供不同社會階層所需要的多樣化、多層次服務。
          醫藥衛生資源總量不足,基層衛生服務體系薄弱。我國雖然已經基本建立了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總體上解決了衛生資源絕對匱乏的問題,但醫藥衛生資源總量仍然不足,同時配置也不夠合理。8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的大醫院,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十分薄弱。
          醫療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尚未消除“因病致貧”現象。當前,我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籌資水平和報銷水平仍然偏低,個人自付比例仍占醫藥費用的一半左右,不能有效地解決“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問題。加上我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和商業醫療保險起步較晚,覆蓋人口和保障力度也不大,醫療保障體系還不健全,造成許多病人有病不敢就醫、該住院不敢住院。
          疾病模式轉變引發了醫療費用增長。隨著工業化、城市化、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我國居民面臨著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帶來的雙重負擔,慢性病出現“井噴”式增長。這必然意味著長期治療、終身服藥、費用高昂。同時,醫學技術進步、物價指數上升等客觀因素,也必然帶來醫療費用的增長。
          體制機制是重點
          ■加強醫療機構能力,健全醫療保障制度
          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突出解決好衛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轉變衛生發展方式,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實現衛生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確保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樹立全局觀念,更加注重全面協調發展。必須科學界定政府、社會和個人在基本醫療服務中的權利和義務,統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同時,高度重視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衛生事業的發展,不斷縮小不同地區、人群之間衛生服務和健康水平的差異。
          立足中國國情,更加注重發展的總體效益。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承受能力出發,夯實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基礎。同時,繼續加大政府衛生投入,優化投入結構,控制醫療費用,大力發展適宜衛生人力和技術,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大危險因素進行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預,努力使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以增進健康為中心,更加重視服務模式的轉變。我國疾病模式的轉變,要求衛生服務發展方式必須從偏重治療向健康促進轉變,從注重個體服務對象向家庭和社會群體轉變,服務內容由專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轉變,建立起涵蓋每個人整個生命周期的連續性服務模式。同時,全面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衛生投入更多向預防保健傾斜。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解決體制機制性問題。不僅要讓人民群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而且要讓人民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一是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特別是基層的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縮小城鄉、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差距。二是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大大降低群眾看病就醫的自付金額。
          惠民為民為導向
          ■減輕百姓看病負擔,擴大服務覆蓋人群
          今年是醫改的攻堅之年。政府將突出體制機制綜合改革,突出惠民為民導向,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確保如期實現三年醫改目標。
          一是減輕老百姓的看病就醫負擔。政府對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且不低于5萬元;擴大門診統籌實施范圍,門診統籌擴展到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時繼續推廣即時結算。
          二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全覆蓋,老百姓用上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基本藥物。同時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建立長效投入機制,保證醫務人員工資水平,逐步告別以藥養醫機制,回歸公益性。
          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每個縣至少有1所縣醫院基本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有1—3所達標的中心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都有衛生室,每個街道都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同時,培養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出臺全科醫生制度文件,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空心化”的問題。
          四是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人群,增加服務內容。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從15元提高到25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50%左右。社區醫生不再坐等上門,而是上門服務,做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五是集中力量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力爭形成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同時,鼓勵指導試點城市在“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等改革上先行探索,形成經驗,逐步推廣。(來源:人民日報 3月19日 記者:白劍峰)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黄网站|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男人桶女人爽羞羞漫画|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影院adc| 精品brazzers欧美教师|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 ffee性护士vihaos中国|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神马伦理电影看我不卡|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59pao成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久久精品视频2| 欧美日韩1区2区| 免费A级毛视频| 耻辱にまみれた失禁调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91蜜桃在线观看| 好男人资源在线手机免费|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欧美丰满白嫩bbwbbw|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4hu四虎永久免在线视|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免费v|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好男人社区www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99| 明星ai换脸资源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