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醫藥標準化戰略研討會在河北省北戴河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出,要充分認識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
8月24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醫藥標準化戰略研討會在河北省北戴河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出,要充分認識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用標準推動中醫藥科學發展,把握好六項基本原則,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工作。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石保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等出席。 王國強指出,要充分認識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隨著人民群眾對中醫藥需求不斷增長和中醫藥學術水平不斷提升,以科技為支撐,把實踐中具有確切療效的臨床經驗,以及對于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共識,通過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能夠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有序發展。同時,在已形成倒逼態勢的國際大背景下,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要抓住中醫藥國際需求不斷擴大的歷史機遇,趁勢而上。 對于如何看待中醫個性化治療和標準化的關系,王國強表示,中醫辨證論治的個性化治療與標準化并不矛盾,標準是對多個個體的總結形成的普遍規律。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不能因個性化而不做規范化,也不能因為標準化而喪失中醫個性化治療的特點,必須把握好度。 王國強強調,要把服從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作為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醫藥標準化一定要遵循整體思維、系統運行、三觀互動,尤其是圍繞服務百姓做好頂層設計。此外,中醫藥標準化還要服從服務于衛生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服從服務于科技原創和創新,服從服務于國家教育戰略、文化戰略、貿易戰略和國際標準戰略。 對于今后的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王國強提出六項基本原則:一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要先從容易的、簡單的標準建起,樹立信心,探索標準化之路;二是“先內后外,以內促外”,要先把國內標準化工作做好,加大中醫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推廣應用,并將其轉化為國際標準;三是“先文后標”,辨證論治不僅是看病,還體現了中華文化對于宇宙天體、自然環境、人的健康認識的哲學思想,推動中醫藥標準一定要跟中華文化結合起來,先文后標,或者文標并進;四是“先藥后醫,醫藥結合”,目前中藥標準在國際的需求更大,影響更深遠,從中藥標準入手,逐步實現中醫中藥標準結合,同步推進;五是“先點后面”,不要急于求成,先選擇好幾個突破點,做深、做細、做透,探索國際化的路徑,通過“點”的示范性達到共識,擴大至“面”;六是“先行業后國家”,先著力在行業內研究制定標準并實施,通過不斷完善成熟,再形成國家標準推廣應用。 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各司、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單位和部門負責人就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國內國際形勢、戰略研究、工作進展做了匯報。來自部分省(區、市)主管中醫藥工作的廳局長、中醫藥高等院校負責人與中醫藥標準化方面專家共100多人參加了討論。(記者高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