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紐約,81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在發現青蒿素中的杰出貢獻,登上了拉斯克獎的領獎臺,該獎項被譽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屠呦呦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青蒿素的發現" />
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紐約,81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在發現青蒿素中的杰出貢獻,登上了拉斯克獎的領獎臺,該獎項被譽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屠呦呦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 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認為,屠呦呦教授領導的團隊將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轉化為最強有力的抗瘧疾藥,使現代技術與傳統中醫師們留下的遺產相結合,將其中最寶貴的內容帶入21世紀。 “在人類的藥物史上,我們如此慶祝一項能緩解數億人疼痛和壓力、并挽救上百個國家數百萬人生命的發現的機會并不常有。”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成員露西·夏皮羅講述青蒿素發現的意義時說,青蒿素這一高效抗瘧藥的發現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屠呦呦及其團隊的“洞察力、視野和頑強信念”,屠教授的工作為世界提供了過去半個世紀里最重要的藥物干預方案。 屠呦呦感謝了為青蒿素的發現和應用作出重要貢獻的同事,她說,成績是集體智慧和努力的結晶,“這是中國人、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我要呼吁進一步發掘傳統中醫藥,繼承發揚、繼承提高、繼承創新。”她說,“中醫是偉大寶庫,對世界人民健康的潛力還有待繼續發掘。我們老祖宗替我們保留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我們找到青蒿素,解決了全球迫切想解決的問題。類似的傳統藥還有很多。” 發現青蒿素的那一幕,屠呦呦記憶猶新:“太高興了!面對這個每年幾億人發病、造成大量死亡、幾乎無藥可治的可怕疾病,全世界都在尋求解決之道。我們到底把問題解決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屬于我們中國的發明成果,而且是從中醫藥里集成發掘的,是中醫藥造福人類的體現。我們倍感自豪。” 屠呦呦還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經過了那么多次的失敗之后,當時自己都懷疑路子是不是走對了,當發現青蒿素正是瘧疾克星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是難以表述的。她對獲得2011年拉斯克獎深感榮幸,稱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但作為一個在中國醫藥學寶庫中有所發現、并為國際科學界所認可的中國科學家,她為此感到自豪。(王成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