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精簡會議等有關規定的背景下,1月10日,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記者會場內外看變化—— “短、新、實” 感受新會風
本報記者 任壯
短
會期短了,比往年縮短半日,僅安排半天的分組討論時間。
參會代表報到時,在“會議須知”上注意到一條特別提示:“請參加分組討論人員在發言時根據討論提綱,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發言,所講內容要求做到短、新、實,不講一般情況,多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建議。”
1月10日下午的第一小組討論一開場,召集人、吉林省衛生廳副廳長、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邱德亮便提醒大家發言時“要單刀直入,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許多代表有備而來,看著筆記講問題、談思路、提建議。有的代表講的內容多,語速不由加快。時間雖短,話題廣泛。有對會議主報告的總體評價和體會感觸,也有對當前中醫藥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建議,從理論和思路,到具體實際問題,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其間也不乏對熱點、難點問題的熱烈討論。
第一小組討論沒有中場休息,連續進行4個小時。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趙靜認為“開短會好”,不用拖沓拉雜,更能突出重點問題,抓住主要矛盾。
新
同會期一樣縮短的還有會議主報告。今年的主報告篇幅只有20頁,比去年縮短近三分之一。聽報告時間明顯減少的同時,代表們感受更多的是其中的新意。
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段云波會后談到,“報告令人耳目一新”,談成績、談思路、談工作,精準到位,不啰嗦,沒有官話套話,領略到“精煉平實”的清新文風。
不少代表特別談到,主報告內容出新,新在思路。報告總結了成績,但更多筆墨放到了對工作思路的闡述上,比如以“四個融入”,從理論上分析和明確了中醫藥發展與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問題,站位高,看得遠,對指導新時期中醫藥改革發展意義深遠。
主報告在部署工作的部分,也是突出講思路、講方法,“突出指導性,兼顧針對性”,同時,在篇幅壓縮的情況下,主報告仍相對突出地展示了基層的實踐經驗。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認為,主報告從內容到形式,都體現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對十八大精神的認識、理解和落實。
實
求實精簡之風,在會場內外細微之處多有體現。
1月10日上午,對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第二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同往年安排不同,受表彰代表第一次被統一安排到會場前兩排就座。會務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座次調整,不僅有利于頒獎秩序,也更加突出了對獲獎代表們的尊崇和褒揚”。
會場上的另一個變化是,今年沒有制作會議背板,只在帷幕上方懸掛了一道會議橫幅。主席臺前,往年擺放的鮮花綠植也不見了。會場簡樸,愈顯莊重。
變化還有:會議資料減少,資料袋更輕;餐飲不再安排酒宴,全程只有自助餐;房間不再提供水果。因為工作環節減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服務中心精簡了會議服務人員,從去年的6人減少到4人。
以往會議服務任務較繁重,要抽調各方面人員參與,分別組成接待、材料、宣傳、保衛等小組,“今年簡單了,用人少了,而且不再分組分兵把守”,局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秀英介紹。
記者還了解到,1月10日晚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聽取各組召集人關于討論情況的匯報,同時還認真征求了對局機關在轉變作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