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崔 芳 譚 嘉)1月10日,2013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提出,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把中醫藥工作放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大局中去謀劃、貫徹和落實。中醫藥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重要的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資源,應該也能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王國強提出,要將中醫藥融入經濟建設大局。中醫藥是我國最具原始創新潛力的資源,是發展潛力巨大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助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水平。今年,要切實組織實施好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相關規劃,培育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產學研技術聯盟;研究落實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開展服務貿易標準體系制定、人才培養、示范機構建設等。
要將中醫藥融入文化建設大局。中醫藥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今年,要切實組織實施好《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探索構建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推進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推進中醫藥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并組織編寫發布中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白皮書。
要將中醫藥融入社會建設大局。中醫藥具有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費用比較低廉的特色和優勢,十分符合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今年,要加快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各地要做好本地基本藥物目錄的增補工作,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推動中醫醫院與綜合醫院改革同研究、同實施、同監督檢查;推動更多中醫藥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持續推進“治未病”健康工程。
要將中醫藥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中醫藥源于自然,環境污染少。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有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今年,要推進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建設國家中藥資源中心,加強中藥資源動態監測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探索中藥材種子種苗和道地藥材生產基地認證制度。
王國強特別強調,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群眾水平作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義,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必須更加自覺地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作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精神實質,堅定不移地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中醫藥工作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