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劃財務司在京發布《2012年中醫藥統計分析提要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中醫藥事業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中醫藥服務能力、水平和效率明顯提升,“家底”有所增厚,價廉優勢依舊保持,在提高中醫藥服務貢獻率、緩解“看病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財政投入穩增 資源總量擴大
在政府支持下,2012年全國衛生機構中,中醫機構(包括中醫類醫院、中醫類門診部、中醫類診所、隸屬于衛生部門的中醫科研機構)達到39305個,增幅為2.8%。目前,全國衛生機構中,中醫機構所占比例為4.14%,全國各類衛生機構中醫類科室床位總數同比增加18.17%,中醫類科室床位數同比增加11.60%。
《報告》顯示,全國中醫藥人員占全國衛生技術人員比例從6.79%提高為7.15%;全國中醫藥人員占全國醫藥人員的比例達15.00%,高于2011年的13.98%。
2012年中醫機構財政撥款202.3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7.5億元,占醫療機構財政撥款的比重下降了0.5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比重下降的原因是醫療機構財政撥款的增幅大于中醫機構財政撥款增幅,2012年醫療機構財政撥款為3,464多億元,增幅為13.15%,而中醫機構財政撥款增幅僅為3.89%。
服務能力提升 基礎條件有改善
《報告》表明,在醫療方面,2012年全國衛生機構中醫分科門急診總人次占全國門急診總人次的15.26%,比2011年的14.18%提高了1個百分點;全國衛生機構中醫科出院人數占全國出院總人數的11.34%,較2011年的10.63%有所提高,中醫藥服務規模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中醫藥資源可及性進一步提升。2012年全國萬人口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達2.63人,比2011年增加了0.33人,其中按地區排名前五位的依次為北京、內蒙古、四川、甘肅和天津,分別達到每萬人口6.35人、4.20人、3.99人、3.79人和3.78人。2012年全國每萬人口中醫類醫院床位數達4.53張,比2011年增加了0.60張。
同時,2012年全國中醫類醫院的平均床位數和平均人員數首次超過全國醫院的平均水平,每院平均床位數達180.39張,同期全國醫院的平均床位數為179.99張;每院平均職工人數為215.31人,同期全國醫院的平均職工數為213.55人。以上這些數據顯示出,中醫醫院基礎差、底子薄現狀有所改善。
運轉效率提高 價格相對低廉
從中醫類醫院的病床周轉次數、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醫師人均產出等指標來看,2012年所有指標均比2011年有較大提升,其中病床周轉次數比2011年的29.01次增加了1.72次,病床使用率比2011年的85.82%增加了2.2個百分點,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2011年的10.54日減少了0.31日,中醫醫院的服務效率正逐步提高。盡管與全國醫院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但差距明顯縮小。
中醫醫院醫師的服務效率也進一步提高。2012年政府辦中醫綜合醫院醫師人均擔負年診療人次是2,007人次,比全國衛生部門綜合醫院高出近100人次;醫師人均每日擔負診療人次是8.03人次,比全國衛生部門綜合醫院的7.63人次高0.40人次。
就診費用方面,2012年中醫綜合醫院患者就診醫療費用略有上升,但總體低于衛生部門綜合醫院平均費用水平,價格低廉、緩解看病貴的優勢依然明顯。利用GDP價格平減指數調整后,2012年政府辦中醫綜合醫院的門診病人次均診療費用同比增加10元,人均住院費用同比增加175元。但是橫向對比來看,根據《報告》,2012年政府辦中醫綜合醫院的平均每診療人次醫療費為166.11元,人均住院費用是5482.53元,出院者日均住院費用為543.39元,相較于全國衛生部門綜合醫院,平均每診療人次醫療費低32元,人均住院費用低1920元,出院者日均住院費用低250元。
教育結構優化 科研產出增加
《報告》顯示,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規模穩步上升,2012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數約12萬人,在校學生數約52.3萬人。高等中醫藥院校碩士導師增長迅速,已達8876人,中等中醫藥學校教職工總數略有下降。2012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招收外國留學生總數為1590人,比2011年減少267人。
2012年全國中醫藥科技產出普遍增加,發表科技論文6518篇,同比增加400篇,其中國外發表的科技論文增加了144篇。全國中醫藥科研機構參加對外科技服務活動工作量、重點發展學科數等持續增加。與2011年相比,全國中醫藥科研機構專利授權數增加了15件,專利申請受理數減少了41件,專利所有權轉讓與許可收入減少了24.7萬元。(胡彬 馬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