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發展“大勢”:中醫藥發展正處在能力提升推進期、健康服務拓展期、深化醫改攻堅期、政策機制完善期。
●中醫藥發展“大事”:不斷擴大中醫藥服務覆蓋面、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轉變服務方式、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緊緊圍繞醫改總體目標,努力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力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
●全面深化改革:正確、準確、有序、協調推進中醫藥改革。
●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機制:宏觀上,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事業發展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機制。中觀上,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的管理政策、中醫藥服務提供與利用的鼓勵政策、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籌資政策、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微觀上,將一切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機制,轉化為服務百姓的具體措施。
1月16日,在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強調,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當充分認識和把握中醫藥事業發展面臨的“大勢”,充分認識和把握三中全會對中醫藥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著力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全力推動事業發展。
充分認識和把握中醫藥事業發展“大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
王國強表示,當前,中國的“大勢”,就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落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中國的“大事”,就是全面落實三中全會作出的深化改革戰略部署,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難題。
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把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搞上去的“大局”,充分認識當前中醫藥發展的“大勢”,把握中醫藥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科學謀劃中醫藥發展的“大事”。
王國強指出,中醫藥發展正處在能力提升推進期,要不斷擴大中醫藥服務覆蓋面、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中醫藥發展正處在健康服務拓展期,要進一步轉變服務方式、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中醫藥發展正處在深化醫改攻堅期,要緊緊圍繞醫改總體目標,努力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中醫藥發展正處在政策機制完善期,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力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
中醫藥發展仍處在歷史性戰略機遇期,要從歷史的方位、民族復興的高度,緊緊抓住難得的機遇,乘勢而上,科學謀劃新時期中醫藥發展的“大事”,在謀大局中抓重點、定政策、建機制,全力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全面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充分認識和把握三中全會對中醫藥改革發展的新要求,解放思想、凝聚共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14年是改革年,要把改革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破解發展難題,以改革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實踐證明,改革是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王國強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提出了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思路,探索建立了“三觀互動”的中醫藥工作新機制,初步形成了“六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但同時,中醫藥發展還面臨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醫療與預防保健服務、中醫與中藥、臨床與科研、事業與產業等發展不相協調,中醫醫院內涵質量與規模速度不相適應,繼承不足、創新不夠等問題依然存在,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國內與國外發展缺乏統籌,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深化改革;加快事業發展,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王國強提出,要切實增強改革的信心和勇氣,按照中央的要求,一是正確推進改革,改革要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二是準確推進改革,改革要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以問題、需求為導向,聚焦影響和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問題,把握多元化和多層次社會需求。三是有序推進改革,對一些已經看好、看準的問題,就要堅決改、盡快改。對于一些目前還看不準、吃不透的問題,就要通過調查研究,試點探索,找到改革的路徑和策略。四是協調推進改革,要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統籌規劃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調配合,既要堅持整體推進,也要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
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
隨著國內外環境和事業發展發生深刻變化,一些制度、機制已經影響和制約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總體來看,有利于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政策體系還不完善,中醫藥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機制還不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規律和發展要求的法律制度體系還未形成。”王國強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是繼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扶持和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要求之后,再次將中醫藥放在黨和國家改革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來安排部署,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更加重視,表明了中醫藥地位作用的不斷提升,也抓住了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關鍵。”
王國強表示,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從宏觀上,要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事業發展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機制,如完善中醫藥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建立工作規則,健全規劃統籌機制等。
中觀上,一要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的管理政策,如完善中醫醫療機構分類和評價政策等;二要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提供與利用的鼓勵政策,如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建立中醫藥服務財政補貼制度,在醫保結算制度中探索中醫優勢病種“打包付費”政策等;三要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籌資政策,如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政策,完善社會資本辦中醫的優惠政策等;四要著力建立健全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政策,完善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政策等。
微觀上,要將一切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機制,轉化為服務百姓的具體措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現實需求,不斷培育新需求,引導激發和努力釋放有效需求,為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