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挖掘在中醫藥中的推廣,智慧醫院、智慧藥房、專家智庫、健康云、智慧處方系統等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日益智能化的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 8月24日,健康中國與中醫藥發展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以“互聯網+中醫藥全產業鏈”為主題,全面深入地展示未來互聯網+中醫藥體系的發展趨勢。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表示,要探索應對健康挑戰,發揮中醫藥特色,打造健康中國的有效途徑,將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理論、技術和方法滲透結合,為“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王國強表示,要弘揚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發掘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化中醫藥文化產業結構,推動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大眾傳播工程,構建新技術背景下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現代傳播體系。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進中醫藥知識納入基礎教育。開展差別化中醫藥健康知識傳播,提高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要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認真落實國務院要求,更大激發社會活力,建立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著力培育新業態和新產業。要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中醫醫療服務、中醫特色康復服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中醫藥文化和健康旅游產業以及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要推動中醫醫療服務資源規劃布局調整,健全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快公立中醫醫院改革,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立,改進辦醫模式。 王國強建議,要加快研發中醫藥健康產品,加快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服務項目的設計,形成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的中醫健康干預方案或服務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中醫藥的原創思維與現代新技術、新方法有機結合,從中尋找創新靈感和路徑。 王國強強調,要探索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一方面,要樹立大健康理念,牢牢把握消費需求新常態,探索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與健康服務為一體的新型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勵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提供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積極推進智慧醫療,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 要積極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支持搭建中醫藥協同創新平臺、技術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加強產學研深度協作,促進產品的研發及轉化。要推動中醫藥院校設立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辦學。完善中醫藥健康服務標準規范體系,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讓群眾享受規范、便捷、有效、安全的中醫藥健康服務。要從提高臨床療效入手,整合中醫、西醫兩種醫學在疾病診療過程中的優勢,形成中、西醫方法在疾病發展不同階段最優化組合的治療方案,達到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輕痛苦、減少醫源性損害、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 論壇上,大連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郭崇慧、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呂玉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楊洪軍,分別就所在領域探索互聯網+中醫藥、智慧醫療的現有成果發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馮仕政發布《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報告(2015年二季度)》。 本次論壇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和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