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于3月17日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提出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婦幼衛生保健及生育服務,完善醫療服務體系,促進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8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第六十章“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將“促進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單列一節,要求健全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機構建設。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建立中醫古籍數據庫和知識庫。加快中藥標準化建設,提升中藥產業水平。建立大宗、道地和瀕危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促進中藥材種植業綠色發展。支持民族醫藥發展。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中醫藥服務走出去。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健康中國行動計劃中,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單列一條,要求改善中醫醫院基礎設施條件,支持中醫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實施中藥民族藥標準化行動計劃。綱要還把中醫藥健康管理寫入了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中,要求以中西部貧困地區為重點,每縣重點辦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研究和創制新藥,將已上市創新藥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優先列入醫保目錄;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改革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實現醫保基金可持續平衡;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完善醫療責任險制度。
“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推進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能力提高及電子健康檔案等工作;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培養使用計劃,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全面實施臨床路徑;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5名。
“十三五”規劃綱要還提出,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和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提高監督檢查頻次和抽檢監測覆蓋面,實行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行藥品經營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完善對網絡銷售食品藥品的監管。加強食品藥品進口監管。(魏 敏 趙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