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0年,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以及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
10月18日,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十二五”總結暨“十三五”行動計劃啟動視頻會議召開,發布《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表示,要在鞏固“十二五”提升工程成果、擴大基層中醫藥服務覆蓋面的基礎上打造提升工程的“升級版”。到2020年,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8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在“十三五”期間有明顯提升,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總量比例力爭達到30%。
2012年9月提升工程實施以來,基層中醫藥服務可及性和可得性顯著增強,基層中醫藥發展助力醫改的作用日益顯現,基層中醫藥發展機制和模式不斷完善,基層中醫藥發展良好環境和氛圍逐步形成。截至2015年,全國已有96.9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2.97%的鄉鎮衛生院、80.97%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0.28%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基本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診療量占同類機構總診療量的比例達24.22%,明顯高于總診療量增幅,其中11個省份增幅達30%以上。

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占比

2012-2015年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診療量增幅

能提供中醫藥服務村衛生室占比達標省
王國強強調,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持續實施提升工程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關于中醫藥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持續實施提升工程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動基層中醫藥改革發展。
為保障提升工程目標任務全面落實,王國強著重強調四方面重點工作: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門要制定實施方案,進行動員部署。各省(區、市)要按照國家行動計劃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盡快召開啟動會議進行動員部署,2017年6月前要完成啟動工作。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主動溝通協調,分工協作。要實施分類指導,加強考核督查,共同推動行動計劃有序有效落實。
二要突出工作重點,統籌協調推進。各地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一是以服務網絡和服務隊伍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基層中醫藥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縣級中醫類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強化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二是多措并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各地要通過組建醫聯體、鼓勵醫師多點執業、開展對口支援等方式,全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服務能力建設。三是統籌推進基層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三要積極探索創新,總結推廣經驗。一是在完成國家規定目標任務的同時,各地要在完善保障機制、管理體制、服務模式等方面大膽探索。二是深入調查研究,注重挖掘和總結基層可操作、可復制的新鮮經驗,培育和發現先進典型,并及時加以推廣。三是繼續加強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力爭到2020年35%的縣級區域創建為先進單位。
四要崇尚真抓實干,狠抓計劃落實。要將行動計劃4項重點指標納入本地區“十三五”醫改規劃及主要目標中,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5項基本衛生制度建設中落實好基層中醫藥政策。對于行動計劃提出的工作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各地要結合部門職責進行細化分解,明確任務分工和責任人,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會議由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主持。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副司長諸宏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顏清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董潤生、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副局長季建華分別就提升工程實施中繼續做好基層衛生、醫療保險、藥品監督管理、軍隊中醫藥工作提出了任務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蔣健在會上通報了提升工程“十二五”實施情況。馬建中就如何認真做好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提出要求。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各司辦負責同志;各省(區、市)、副省級市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同志,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有關負責同志;各軍種后勤衛生局有關負責同志;各省(區、市)、地市提升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等120余人參加主會場會議,全國共計8700余人在229個省、市兩級分會場參會。(記者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