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文化遺跡的搶救、搶修和保護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醫藥文化遺跡是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搶救和保護中醫藥文化遺跡,對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有關部門一直以來非常關注中醫藥文化遺跡的保護工作。
一、關于增強中醫藥文化遺跡保護意識,注重對中醫藥文化遺跡的保護性開發
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2007年-2011年,組織開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涉及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6大類59個小類,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通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各地對重要的中醫藥文化遺跡進行調查登記,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公布為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依法納入法律保護的范疇。河北內邱縣扁鵲廟、浙江省杭州市胡慶余堂、河南省南陽市張仲景墓及祠、湖北省蘄春縣李時珍墓、陜西省銅川市藥王山石刻等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成為中醫藥文化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的重要場所。下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文物局將依托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有關成果,對中醫藥文化遺跡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進一步摸清全國中醫藥文化遺跡的分布狀況、遺存數量、保存現狀和管理權屬,充分發掘、客觀認識中醫藥文化遺跡的歷史文化內涵,為中醫藥文化遺跡歷史文化價值的傳承發展、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提供歷史依據和理論支撐。
黨中央和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和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發展,國家領導人也對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批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旅游局先后簽訂了《關于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積極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工作的開展。下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對中醫藥文化遺跡的保護性開發,推動其與旅游開發的深度融合。
二、關于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中醫藥文化遺跡的搶救和保護力度
傳統醫藥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部高度重視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目前已有130余個中醫藥類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6年開始至今,中央財政對傳統醫藥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補助金額已達5361萬元,并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給予2萬元的傳習活動補助,已累計支持17位傳統醫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搶救性記錄。今后文化部將加強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隊伍建設,在條件符合的情況下,加大對現有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鼓勵將符合條件的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納入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三、關于中醫藥文化遺產傳承隊伍建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遺產傳承隊伍建設工作,為解決民間知名中醫、確有專長人才、特技手法人才等此類人員的醫師資格問題,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引導和規范其更好地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法》在《執業醫師法》規定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革完善,確立了通過考核方式取得中醫醫師資格的制度,規定:“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按照考核內容進行執業注冊后,即可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非遺傳承人參加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名老中醫藥專家和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等師承教育項目,今后將繼續推動中醫藥文化遺產傳承隊伍建設工作。
四、關于加強對中醫藥文化遺跡的宣傳
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是做好中醫藥文化遺跡保護工作的重要保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高度重視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廣播電視媒體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影視作品和節目,如紀錄片《本草中國》《中醫》《千年國醫》《黃帝內經》等。為打造傳承展示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藥人才的窗口和陣地,2005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啟動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先后研究制定了《“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以及《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目前,已建成69個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及一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涵蓋中醫藥、民族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歷史遺跡、古跡文物展覽館,中藥老字號企業以及中醫醫院等,在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會同國家文物局,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遺跡保護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使公眾更多地了解中醫藥文化遺跡的豐富內涵,使中醫藥文化遺跡保護的理念和意識深入人心,吸引社會公眾自覺參與到中醫藥文化遺跡保護行動中來,形成保護中醫藥文化遺跡的良好社會氛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7年8月30日